春天的畅想(精选5篇)
春天的畅想 篇1
教学设计 山东省高密市立新中学 郭 林新的教育理念倡导教育要以人的发展为本。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我着重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合作中交流,在探究中拓展。以各种美术活动为引线,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顺应学生的生.甥、心理发展及情感需要,循序渐进地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实施过程中,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拓展思维,张扬个性,倡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整合意识,知识多元化意识。充分运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如自评、他评、师评、生评,小组评,集体评。教学设计说明教学内容:初中美术实验教材第二册第二单元
教学目标 :
1.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感受、解读、品味春天,让学生喜欢春天,赞美春天,更加热爱我们的大自然。以至让学生珍惜他们这人生的春天。
2. 认知目标:通过学生讨论,观察、品味自然景象与艺术品,欣赏课件中春天的影像,让学生表述春天,了解春天的信息,感受春天的生机。
3. 技能目标:能够用语言表述春天,用画笔或电脑描绘春夭,用双手剪裁出春天,用心灵感悟、升华春天。
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讨论、联想,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春日景象,弄懂自然美和艺术美之间的关系。
难点:了解美术作品中的春天,同时让学生运用具象或抽象的形式来描绘他们心中的春天。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新课(2分钟)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置身在一个什么季节里?
生:春天。
师:在这个春天的季节里,就让我们一起来放飞想象的翅膀,去感受着天、体验春天、探究春天好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活动一:感受春光,了解春天。(板书)
二、师生活动(12分钟)
师:春天来了,我们的周围正悄悄地变化着,大自然正沐浴在春的怀抱里,请欣赏屏幕录像(展示课件一,关于初春的景象)。
学生欣赏,教师适时地做着解说。
看完录像后,师问:“同学们,根据你看到的和想到的,谁想说一说,春天里大自然出现了那些变化,那些征候?大家可以放飞想象,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答案?”(同学们讨论回答……)
师:刚才说的是同学们看到和想到的自然景象,大家都是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的,非常好,同学们再想一想:你学过或阅读过哪些描写春的文章,作家是怎样描写春的,能否举上一两个例子。给大家两分钟时间讨论、思考,看哪一个同学说得最好。
请举手的学生回答,教师要不断鼓励大胆发言,表扬回答有个性的同学,鼓励不敢举手的同学参与进来。抓住切入点朱自清的《春》,看作家是如何描写春的,让学生体会春的音韵……
师:同学们想一想:对于春的畅想、赞美,还可以通过哪种形式来抒发?
生:用歌唱形式。
师:对极了,掌声鼓励。我们知道有那些歌唱春天的歌曲?
生:《小燕子》《春天在那里》《春之歌》《春天来了》《春天的故事》……(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数说着。)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我们班不乏会唱歌的同学,哪一个同学起来唱一首你喜欢的关于春的歌曲?
这一环节,学生出于害羞等原因,不敢起来唱,教师要动员、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大胆表现。学生起来唱,老师首先参与进来,双手打拍合唱,号召全体同学应和。课堂掀起了高潮。
师:刚才我们从文学、音乐两方面畅想了春天,那么画家又是怎样来表现春天的呢?展示课件如下:
七嘴八舌:
欣赏课本中的美术作品,作品都是用什么形式来表现的?
通过欣赏讨论美术作品,想一想,自然和艺术(美术)有什么关系?
师:首先让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欣赏课本之后回答。
生:中国画、油画、水粉画、水彩画、铅笔画、蜡笔画、年画、雕塑、剪纸……
教师及时鼓励、表扬回答积极的同学。
第二个问题难度较大,让同学们讨论,发挥集体的智慧。如若还不行,教师可提示如下:我们都喜欢看电视,有时看到辛酸处,我们也跟着主人公伤心、流泪,这是为什么?主人公的遭遇在实现生活中有没有?“有”也就是说,剧中的情节现实中是有的,它是取材于生活中的。这样同学们肯定能够明白:艺术来源于自然,取材于生活,艺术美是对现实美的集中概括。
通过这样的探究,讨论,提高了学生的审美素养。
通过对美术作品表现手法的了解,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技巧去构思、表现心中的春天。这是本课的难点所在,为了很好地克服难点,教师即兴表现几个春的小品。教师示范国画和水彩画,教师边示范边讲解。要提示学生:春天的主要色调是什么?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
学生欣赏,领略一下表现手法,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但要提示学生,不要被教师的示范框住思维,目的是发挥个人所长、个人风格,体现个性。 三、自主与合作练习(18分钟)
师:好,下面我们按自愿原则,组合小组,也可自己个人一组,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手法、形式、去表现你心中的春天。
展示深件:
各显神通:
通过自由组合,讨论交流,小组成员间达成共识,确定意图和主题,用国画、水彩、儿童画、剪纸等手法进行表现练习。
师:如果你能自己独立完成更好,我们鼓励电脑绘图好的同学到前面讲台的电脑上一显身手。
教师巡回指导,走进学生当中,与学生一起探讨,一起表现,并且随时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鼓励大胆创新。
四、合作评价与探究(6分钟)
请完成作品的小组的同学到前面解说自己的创意,并且把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其他各级同样如此,最后请同学们相互讨论,各抒己见,互评作品,让学生畅所欲言,都参与进讨论中。并且让他们提出改进意见:你认为怎样修改会更好?这样综合同学们的意见,发挥集体的智慧,供各小组参考、修改、提高。(作业 中有铅笔画,国画,彩笔画,剪纸,等等。)
五、小结及拓展(2分钟)
教师用激励赞赏的语言总结、表扬。最后拓展: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季节,充满希望的季节,在座的同学们,正值人生的春天,希望的春天。
最后提出要求,让学生们回去以后把作业 整理好,按时上交。借用时节,开门见山,直接导入 课题。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切入点。这里把学生的思维带到大自然中去。
让学生联系到自然,这个问题一个学生很可能回答不全,让其他同学补充,尽量调动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 通过学生讨论、回答,联系文学,体现课改的整合意识,丰富扩大了知识面。 与音乐整合,合拍应唱,使每一个同学都参与进来,培养参与意识,更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 通过学生回答,也让他们了解了绘画的几种表现形式。 集体讨论,探究,发挥集体的力量。 教师示范是必要的,“双基”不能丢,但不能以此局限学生的思维,要张扬个性,允许叛逆、创新。授人以鱼,不如投之以渔。
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可自己画,集体画,小组画,电脑画等,发挥个人所长,运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表现,百家争鸣。
自评、他评、师评、集体评,评价中有合作、合作中有探究,开发了知识的纵横度。
升华春天,拓展知识面。
春天的畅想 篇2
《春天的畅想》教学设计 山东省高密市立新中学 郭 林新的教育理念倡导教育要以人的发展为本。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我着重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在合作中交流,在探究中拓展。以各种美术活动为引线,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前提,顺应学生的生.甥、心理发展及情感需要,循序渐进地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实施过程中,立足于面向全体学生,拓展思维,张扬个性,倡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现整合意识,知识多元化意识。充分运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如自评、他评、师评、生评,小组评,集体评。 教学设计 说明 教学内容:初中美术实验教材第二册第二单元《春天的畅想》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感受、解读、品味春天,让学生喜欢春天,赞美春天,更加热爱我们的大自然。以至让学生珍惜他们这人生的春天。
2. 认知目标:通过学生讨论,观察、品味自然景象与艺术品,欣赏课件中春天的影像,让学生表述春天,了解春天的信息,感受春天的生机。
3. 技能目标:能够用语言表述春天,用画笔或电脑描绘春夭,用双手剪裁出春天,用心灵感悟、升华春天。
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讨论、联想,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春日景象,弄懂自然美和艺术美之间的关系。
难点:了解美术作品中的春天,同时让学生运用具象或抽象的形式来描绘他们心中的春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分钟)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置身在一个什么季节里?
生:春天。
师:在这个春天的季节里,就让我们一起来放飞想象的翅膀,去感受着天、体验春天、探究春天好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春天的畅想》活动一:感受春光,了解春天。(板书)
二、师生活动(12分钟)
师:春天来了,我们的周围正悄悄地变化着,大自然正沐浴在春的怀抱里,请欣赏屏幕录像(展示课件一,关于初春的景象)。
学生欣赏,教师适时地做着解说。
看完录像后,师问:“同学们,根据你看到的和想到的,谁想说一说,春天里大自然出现了那些变化,那些征候?大家可以放飞想象,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答案?”(同学们讨论回答……)
师:刚才说的是同学们看到和想到的自然景象,大家都是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的,非常好,同学们再想一想:你学过或阅读过哪些描写春的文章,作家是怎样描写春的,能否举上一两个例子。给大家两分钟时间讨论、思考,看哪一个同学说得最好。
请举手的学生回答,教师要不断鼓励大胆发言,表扬回答有个性的同学,鼓励不敢举手的同学参与进来。抓住切入点朱自清的《春》,看作家是如何描写春的,让学生体会春的音韵……
师:同学们想一想:对于春的畅想、赞美,还可以通过哪种形式来抒发?
生:用歌唱形式。
师:对极了,掌声鼓励。我们知道有那些歌唱春天的歌曲?
生:《小燕子》《春天在那里》《春之歌》《春天来了》《春天的故事》……(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数说着。)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我们班不乏会唱歌的同学,哪一个同学起来唱一首你喜欢的关于春的歌曲?
这一环节,学生出于害羞等原因,不敢起来唱,教师要动员、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大胆表现。学生起来唱,老师首先参与进来,双手打拍合唱,号召全体同学应和。课堂掀起了高潮。
师:刚才我们从文学、音乐两方面畅想了春天,那么画家又是怎样来表现春天的呢?展示课件如下:
七嘴八舌:
欣赏课本中的美术作品,作品都是用什么形式来表现的?
通过欣赏讨论美术作品,想一想,自然和艺术(美术)有什么关系?
师:首先让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欣赏课本之后回答。
生:中国画、油画、水粉画、水彩画、铅笔画、蜡笔画、年画、雕塑、剪纸……
教师及时鼓励、表扬回答积极的同学。
第二个问题难度较大,让同学们讨论,发挥集体的智慧。如若还不行,教师可提示如下:我们都喜欢看电视,有时看到辛酸处,我们也跟着主人公伤心、流泪,这是为什么?主人公的遭遇在实现生活中有没有?“有”也就是说,剧中的情节现实中是有的,它是取材于生活中的。这样同学们肯定能够明白:艺术来源于自然,取材于生活,艺术美是对现实美的集中概括。
通过这样的探究,讨论,提高了学生的审美素养。
通过对美术作品表现手法的了解,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技巧去构思、表现心中的春天。这是本课的难点所在,为了很好地克服难点,教师即兴表现几个春的小品。教师示范国画和水彩画,教师边示范边讲解。要提示学生:春天的主要色调是什么?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
学生欣赏,领略一下表现手法,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但要提示学生,不要被教师的示范框住思维,目的是发挥个人所长、个人风格,体现个性。 三、自主与合作练习(18分钟)
师:好,下面我们按自愿原则,组合小组,也可自己个人一组,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手法、形式、去表现你心中的春天。
展示深件:
各显神通:
通过自由组合,讨论交流,小组成员间达成共识,确定意图和主题,用国画、水彩、儿童画、剪纸等手法进行表现练习。
师:如果你能自己独立完成更好,我们鼓励电脑绘图好的同学到前面讲台的电脑上一显身手。
教师巡回指导,走进学生当中,与学生一起探讨,一起表现,并且随时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鼓励大胆创新。
四、合作评价与探究(6分钟)
请完成作品的小组的同学到前面解说自己的创意,并且把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其他各级同样如此,最后请同学们相互讨论,各抒己见,互评作品,让学生畅所欲言,都参与进讨论中。并且让他们提出改进意见:你认为怎样修改会更好?这样综合同学们的意见,发挥集体的智慧,供各小组参考、修改、提高。(作业中有铅笔画,国画,彩笔画,剪纸,等等。)
五、小结及拓展(2分钟)
教师用激励赞赏的语言总结、表扬。最后拓展: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季节,充满希望的季节,在座的同学们,正值人生的春天,希望的春天。
最后提出要求,让学生们回去以后把作业整理好,按时上交。 借用时节,开门见山,直接导入课题。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切入点。这里把学生的思维带到大自然中去。
让学生联系到自然,这个问题一个学生很可能回答不全,让其他同学补充,尽量调动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 通过学生讨论、回答,联系文学,体现课改的整合意识,丰富扩大了知识面。 与音乐整合,合拍应唱,使每一个同学都参与进来,培养参与意识,更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 通过学生回答,也让他们了解了绘画的几种表现形式。 集体讨论,探究,发挥集体的力量。 教师示范是必要的,“双基”不能丢,但不能以此局限学生的思维,要张扬个性,允许叛逆、创新。授人以鱼,不如投之以渔。
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可自己画,集体画,小组画,电脑画等,发挥个人所长,运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表现,百家争鸣。
自评、他评、师评、集体评,评价中有合作、合作中有探究,开发了知识的纵横度。
升华春天,拓展知识面。
春天的畅想 篇3
青岛市第三十九中学(海大附中) 任冬梅
年级:七年级
教案版本:人教版
一、简介
本节课的主题:借助大自然赋予春的气息,调动学生内心的生活体验,启发学生大胆的想象和联想,通过不同的角度感受与表现春天,体验自然美与艺术美共同的美感与不同表现方式。
1.教材是作为出发点,作为素材来呈现的。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创造性地开发、丰富、使用教材。如:注重学科整合。以播放影视资料春天的生活景色为课堂引入,引发学生的生活情感和体验;而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使学生们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文学作品的朗诵,又让学生们领悟到春天的另一种表现手法,增强了学生的人文意识。
2.以“欣赏、启发──联想、情感输入──交流──拓展”为展开课堂教学的主要途径和方式。(1)通过直观欣赏展开艺术思维,通过师生、生生互动等交流方式获取更多的艺术营养。(2)提供表现参与的机会,创设展开丰富联想的空间,引导学生认知、理解、想象和情感移入,为心境共鸣创造条件。
二、学习者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初中一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审美观,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教材“春天的畅想”主要围绕自然美和艺术美共同的美感和不同表现方式而展开。在这样的题材中,学生的许多生活经验和个人情感及爱好都能释放出来,不同的学生会从中获得不同的感想和收获,个人情感也得到升华。因此,以这种教材内容编排作为培养学生美好情感,使之获得再创造能力的载体,恰当且顺应了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2.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具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和审美能力;具备初步技能技巧的表现能力。
3.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
本课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对艺术作品有一定的审美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与想象力,培养学生绘画创作的表现能力。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1.结合自己的观察、发现、大胆想象和联想,充分挖掘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的艺术素材;欣赏过程中,体会大自然与艺术间的转换和交融所带来的美感。
2.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基础,(通过欣赏、分析、交流、联想等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感受艺术家们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对春天的赞美,加深情感体验。
3.形成积极参与的交流意识,激发创作兴趣;初步完善创作构思,感受成功体验。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在本节的备课和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感受美、体验美、评价美与合作交流提供机会,搭建平台;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充满激情地学习,用情感来体验,用心灵去感悟,用画笔去描绘。
教学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和谐的交流与对话,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课堂上共享彼此的经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与观念。教师要做学生的引路人,不断鼓励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2.采用“引发情感──发展认知──认知巩固──课后拓展”为模式展开教学。充分挖掘并利用现实生活素材,尽可能地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有趣,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大量的艺术图片,加深情感体验,通过丰富多彩的讨论,以合作学习促自主探究。
3.教学评价方式
(1)通过课堂观察,关注学生在欣赏、分析、想象、交流等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予鼓励、指导。
(2)通过参与欣赏和认知巩固,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在宽松的课堂气氛中,揭示思维过程、赏析能力和技能技巧的掌握情况,使老师可以及时了解学情。
(3)生生互评、个人自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以学生互评、自评为主,教师点评为辅,在认知巩固阶段,通过同学间交流,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五、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的选用
本次教学需要多媒体课件的辅助。多媒体课件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里面收集了大量有关春天的艺术作品图片、影视资料、文学作品及音乐、歌曲。它形象、直观、生动,信息量大,色彩艳丽。它的使用既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又扩展了学生的视野,更充实和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六、教学和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1.准备描绘春天的影视资料及文学作品的音像资料.中外造型艺术家表现春天的作品图片,表现春天的乐曲《春天奏鸣曲》、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并纳入多媒体课件。这节课设计的内容亲切、自然,使学习的内容与大自然联系起来,学生更易接受。
2.学生准备自己摘录的描写春天的文学作品片段,表现春天的艺术作品的图片及歌曲等,让学生在准备学具的过程中提前预习本课。
(二)整个教学过程叙述
本节课主要为美术教学活动,教材“春天的畅想”之内容共含五课时。本节课是其中第一课。需45分钟完成。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师生、生生间语言传递式的交流方式,主要是以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为主线,启发、讨论为手段,师生进行感知交流,思维在交流中得到延伸,感情在交流中得到升华。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节课第二阶段讲解抽象表现手法时会出现障碍,因此设置听音乐和色彩置换这一环节,便于学生的理解。
为顺利实施本节课,教师除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教育理念外,还应具备一定的多学科整和能力,会操作多媒体。
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大体分为四个阶段来完成:
(一)引导阶段
多媒体展示春天的生活景色,伴随着春的乐曲,将学生引入春的意境中。
屏幕展示课题《春天的畅想(一)感受春光了解春天》
师:自然界的哪些现象向我们传达了春天到来的信息?(学生分组讨论)
生答:花开了、小树发芽了、冰化了、动物们都结束冬眠了。
师:春天到了,同学们衣着都有什么变化,可以组织哪些课外活动?
生答:春游、野炊、植树、放风筝。
[说明:以情境引入课题,创设良好的情感基调,引发学生的生活感受。以适应审美心理的情感和愉悦性特征,为本课的展开作好铺垫]
(三)发展认知阶段
师:这么美的春天,我们可以通过什么形式来表现?
生答:唱歌、写文章、画画、跳舞。
1.欣赏文学作品《春雨后》,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师:朗诵得非常好。文学家通过诗、词来表达对春天的感受,那么音乐家通过什么来表现春天呢?
2.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片断。请同学倾听并参与演唱,初步感受音乐美。
师:这是一首旋律优美的歌曲,让我们想起了在树上唱歌的小鸟、感受到了轻松愉快的心情。音乐家是通过乐曲的节奏、旋律、音调来表现春天的。那么春天在美术家的笔下又是什么样的?
3.多媒体展示油画《花开的果园》,请同学赏析画面带来的视觉美感。
师:这是一幅油画作品,画面表现的是什么场景,给人一种什么感受?
生答:通过晴朗的天空,明媚的阳光让我感受到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农民们正在抓紧一年的大好时光,进行辛勤的劳动,以换取秋天的丰收。
师:很好,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一个播种的春天。
4.多媒体展示雕塑《春风》,请同学谈感受。
生答:这三位是春天去踏青的伙伴,她们年轻、美丽、有朝气,给我们带来了一般春风.预示着春天的来临。
师:非常好。春天像一位美丽的姑娘正悄悄地向我们走来。通过这些作品,我们认识了艺术家心目中不同的春天。下面请同学欣赏这两幅作品,它们美吗?有哪些共同的美感?
5.照片《漓江》与国画《漓江》的对比展示
生答:美,都是表现漓江春色的美景。
师:这两幅作品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答:一幅是大自然的真实写照,另一幅是国画创作。
师:是自然美和艺术美,那两者有什么联系?(学生讨论)
生答:自然美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艺术美是人化的自然美。
师:很好。我们应了解每位艺术家对自然美的理解与感受是不同的。而正是这不同,使艺术家的作品风格有了差异,下面我们来欣赏几幅作品,认识几种不同的作品风格。
6.屏幕展示波提切利的作品《春》与吴冠中的《春如线》,通过对照比较及重点放大展示的方法.进一步认识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
师:艺术家是怎样通过作品传达春天信息的?
a生答:《春》这幅画描绘希腊神话里的众神欢聚在果林里,重现春之来临的畅想。是一幅写实的作品。
b生答:《春如线》通过一些线条来表现春天.更多的是表现一种感觉。是一幅抽象的国画作品。
师:非常好,同学们分析得很透彻。其实与自然对象相似的表现手法,我们称为具象表现手法,而这种与自然对象较少或者完全没有相似之处的表现手法,我们称它为抽象表现形式[多媒体出示概念]接下来,我再欣赏几幅作品,请你辨别它是哪种表现形式。[多媒体展示作品]
学生回答。
师:欣赏了这么多美术作品,下面我们一起放松一下。
7.请同学欣赏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
师:音乐给了我们什么样的联想?抽象的还是具体的?(学生讨论)。
a生答:欢快的,非常有节奏的,热闹的场面。是抽象的。
b生答:表现的是一个月园的晚上,人们在江边散步,小孩在嬉闹,江边灯火通明。
是一幅具象的画面。
师:能否用色彩来表现乐曲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欣赏《百老汇的爵士乐》。
8.屏幕展示蒙得里安的作品《百老汇的爵士乐》
师:这幅作品的表现形式是抽象的还是具体的?
生答:是抽象的。
师:这是一幅表现音乐的美术作品,色彩是如何呈现出来的?(学生讨论)
生答:通过垂直线、水平线的构图形式,添加了明黄色、红色和蓝色有节奏的排列,来体现音乐的节奏感。
师:非常好。明黄色的线象征着铜管乐器,这些线在霓虹灯光般的红色、蓝色小点的闪烁下,呈现出一种爵士乐的节奏感。让我们直接能感受到百老汇夜晚华丽的节奏。
师:同学们说可以用抽象的表现手法来表现音乐吗?
生答:可以
教师现场演示将《百老汇爵士乐》演变成春的乐章。(通过色彩置换完成)
学生通过欣赏感受抽象表现手法的特点。
[说明:第二阶段是在对情感体验的基础上,通过赏析、比较、讨论、交流等形式,了解自然美与艺术美的联系与区别,及绘画作品不同形式的语言;了解具象表现、抽象表现在春天中的特点。]
(三)认知巩固阶段
师:同学们对春天的感受是丰富的、多彩的。下面用我们手中的画笔来描绘我们心中的春天,好么?
生:好。
师:在作画之前,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学生的作品。(多媒体展示)
生:开始创作
师:巡回辅导
生:多人展示作业并自我评价
[说明: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大胆的描绘心目中的春天,通过互评、自评、点评等教学评价的设置,帮助学生完善创作构思。]
(四)课后拓展阶段
师总结:请同学们利用今天所学,尝试根据一首诗、一首乐曲画出春的意境。也希望大家在表现美的同时,更加热爱大自然。
七、课后反思
1.情景设置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唤发了学生内心的情感,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
2.听音乐谈感受环节的设置,便于学生对抽象表现手法的理解和把握。
3.自评、互评、点评的教学评价设置,宽松了课堂气氛,使学生们敢于各抒己见、互相切磋与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在交流中提高了自身的欣赏水平、鉴赏能力与创作水准,同学间的情感在交流中得到升华。
春天的畅想 篇4
一、简介
本节课的主题:借助大自然赋予春的气息,调动学生内心的生活体验,启发学生大胆的想象和联想,通过不同的角度感受与表现春天,体验自然美与艺术美共同的美感与不同表现方式。
1.教材是作为出发点,作为素材来呈现的。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创造性地开发、丰富、使用教材。如:注重学科整合。以播放影视资料春天的生活景色为课堂引入,引发学生的生活情感和体验;而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使学生们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文学作品的朗诵,又让学生们领悟到春天的另一种表现手法,增强了学生的人文意识。
2.以“欣赏、启发──联想、情感输入──交流──拓展”为展开课堂教学的主要途径和方式。(1)通过直观欣赏展开艺术思维,通过师生、生生互动等交流方式获取更多的艺术营养。(2)提供表现参与的机会,创设展开丰富联想的空间,引导学生认知、理解、想象和情感移入,为心境共鸣创造条件。
二、学习者分析
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初中一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审美观,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教材“春天的畅想”主要围绕自然美和艺术美共同的美感和不同表现方式而展开。在这样的题材中,学生的许多生活经验和个人情感及爱好都能释放出来,不同的学生会从中获得不同的感想和收获,个人情感也得到升华。因此,以这种教材内容编排作为培养学生美好情感,使之获得再创造能力的载体,恰当且顺应了中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2.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具有一定的生活体验和审美能力;具备初步技能技巧的表现能力。
3.学习者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已经具备的水平:
本课是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对艺术作品有一定的审美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与想象力,培养学生绘画创作的表现能力。
三、教学、学习目标及其对应的课程标准
1.结合自己的观察、发现、大胆想象和联想,充分挖掘大自然提供给我们的艺术素材;欣赏过程中,体会大自然与艺术间的转换和交融所带来的美感。
2.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基础,(通过欣赏、分析、交流、联想等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感受艺术家们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对春天的赞美,加深情感体验。
3.形成积极参与的交流意识,激发创作兴趣;初步完善创作构思,感受成功体验。
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引导者。在本节的备课和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感受美、体验美、评价美与合作交流提供机会,搭建平台;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地、充满激情地学习,用情感来体验,用心灵去感悟,用画笔去描绘。
教学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和谐的交流与对话,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课堂上共享彼此的经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与观念。教师要做学生的引路人,不断鼓励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2.采用“引发情感──发展认知──认知巩固──课后拓展”为模式展开教学。充分挖掘并利用现实生活素材,尽可能地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有趣,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大量的艺术图片,加深情感体验,通过丰富多彩的讨论,以合作学习促自主探究。
3.教学评价方式
(1)通过课堂观察,关注学生在欣赏、分析、想象、交流等活动中的主动参与程度与合作交流意识,及时给予鼓励、指导。
(2)通过参与欣赏和认知巩固,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在宽松的课堂气氛中,揭示思维过程、赏析能力和技能技巧的掌握情况,使老师可以及时了解学情。
(3)生生互评、个人自评与教师点评相结合。以学生互评、自评为主,教师点评为辅,在认知巩固阶段,通过同学间交流,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
五、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的选用
本次教学需要多媒体课件的辅助。多媒体课件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里面收集了大量有关春天的艺术作品图片、影视资料、文学作品及音乐、歌曲。它形象、直观、生动,信息量大,色彩艳丽。它的使用既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又扩展了学生的视野,更充实和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六、教学和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1.准备描绘春天的影视资料及文学作品的音像资料.中外造型艺术家表现春天的作品图片,表现春天的乐曲《春天奏鸣曲》、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并纳入多媒体课件。这节课设计的内容亲切、自然,使学习的内容与大自然联系起来,学生更易接受。
2.学生准备自己摘录的描写春天的文学作品片段,表现春天的艺术作品的图片及歌曲等,让学生在准备学具的过程中提前预习本课。
(二)整个教学过程叙述
本节课主要为美术教学活动,教材“春天的畅想”之内容共含五课时。本节课是其中第一课。需45分钟完成。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师生、生生间语言传递式的交流方式,主要是以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为主线,启发、讨论为手段,师生进行感知交流,思维在交流中得到延伸,感情在交流中得到升华。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节课第二阶段讲解抽象表现手法时会出现障碍,因此设置听音乐和色彩置换这一环节,便于学生的理解。
为顺利实施本节课,教师除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能,教育理念外,还应具备一定的多学科整和能力,会操作多媒体。
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大体分为四个阶段来完成:
(一)引导阶段
多媒体展示春天的生活景色,伴随着春的乐曲,将学生引入春的意境中。
屏幕展示课题《春天的畅想(一)感受春光了解春天》
师:自然界的哪些现象向我们传达了春天到来的信息?(学生分组讨论)
生答:花开了、小树发芽了、冰化了、动物们都结束冬眠了。
师:春天到了,同学们衣着都有什么变化,可以组织哪些课外活动?
生答:春游、野炊、植树、放风筝。
[说明:以情境引入课题,创设良好的情感基调,引发学生的生活感受。以适应审美心理的情感和愉悦性特征,为本课的展开作好铺垫]
(三)发展认知阶段
师:这么美的春天,我们可以通过什么形式来表现?
生答:唱歌、写文章、画画、跳舞。
1.欣赏文学作品《春雨后》,请同学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师:朗诵得非常好。文学家通过诗、词来表达对春天的感受,那么音乐家通过什么来表现春天呢?
2.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片断。请同学倾听并参与演唱,初步感受音乐美。
师:这是一首旋律优美的歌曲,让我们想起了在树上唱歌的小鸟、感受到了轻松愉快的心情。音乐家是通过乐曲的节奏、旋律、音调来表现春天的。那么春天在美术家的笔下又是什么样的?
3.多媒体展示油画《花开的果园》,请同学赏析画面带来的视觉美感。
师:这是一幅油画作品,画面表现的是什么场景,给人一种什么感受?
生答:通过晴朗的天空,明媚的阳光让我感受到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农民们正在抓紧一年的大好时光,进行辛勤的劳动,以换取秋天的丰收。
师:很好,一年之计在于春,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一个播种的春天。
4.多媒体展示雕塑《春风》,请同学谈感受。
生答:这三位是春天去踏青的伙伴,她们年轻、美丽、有朝气,给我们带来了一般春风.预示着春天的来临。
师:非常好。春天像一位美丽的姑娘正悄悄地向我们走来。通过这些作品,我们认识了艺术家心目中不同的春天。下面请同学欣赏这两幅作品,它们美吗?有哪些共同的美感?
5.照片《漓江》与国画《漓江》的对比展示
生答:美,都是表现漓江春色的美景。
师:这两幅作品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答:一幅是大自然的真实写照,另一幅是国画创作。
师:是自然美和艺术美,那两者有什么联系?(学生讨论)
生答:自然美是艺术创作的源泉,艺术美是人化的自然美。
师:很好。我们应了解每位艺术家对自然美的理解与感受是不同的。而正是这不同,使艺术家的作品风格有了差异,下面我们来欣赏几幅作品,认识几种不同的作品风格。
6.屏幕展示波提切利的作品《春》与吴冠中的《春如线》,通过对照比较及重点放大展示的方法.进一步认识不同风格的美术作品
师:艺术家是怎样通过作品传达春天信息的?
a生答:《春》这幅画描绘希腊神话里的众神欢聚在果林里,重现春之来临的畅想。是一幅写实的作品。
b生答:《春如线》通过一些线条来表现春天.更多的是表现一种感觉。是一幅抽象的国画作品。
师:非常好,同学们分析得很透彻。其实与自然对象相似的表现手法,我们称为具象表现手法,而这种与自然对象较少或者完全没有相似之处的表现手法,我们称它为抽象表现形式[多媒体出示概念]接下来,我再欣赏几幅作品,请你辨别它是哪种表现形式。[多媒体展示作品]
学生回答。
师:欣赏了这么多美术作品,下面我们一起放松一下。
7.请同学欣赏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
师:音乐给了我们什么样的联想?抽象的还是具体的?(学生讨论)。
a生答:欢快的,非常有节奏的,热闹的场面。是抽象的。
b生答:表现的是一个月园的晚上,人们在江边散步,小孩在嬉闹,江边灯火通明。
是一幅具象的画面。
师:能否用色彩来表现乐曲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欣赏《百老汇的爵士乐》。
8.屏幕展示蒙得里安的作品《百老汇的爵士乐》
师:这幅作品的表现形式是抽象的还是具体的?
生答:是抽象的。
师:这是一幅表现音乐的美术作品,色彩是如何呈现出来的?(学生讨论)
生答:通过垂直线、水平线的构图形式,添加了明黄色、红色和蓝色有节奏的排列,来体现音乐的节奏感。
师:非常好。明黄色的线象征着铜管乐器,这些线在霓虹灯光般的红色、蓝色小点的闪烁下,呈现出一种爵士乐的节奏感。让我们直接能感受到百老汇夜晚华丽的节奏。
师:同学们说可以用抽象的表现手法来表现音乐吗?
生答:可以
教师现场演示将《百老汇爵士乐》演变成春的乐章。(通过色彩置换完成)
学生通过欣赏感受抽象表现手法的特点。
[说明:第二阶段是在对情感体验的基础上,通过赏析、比较、讨论、交流等形式,了解自然美与艺术美的联系与区别,及绘画作品不同形式的语言;了解具象表现、抽象表现在春天中的特点。]
(三)认知巩固阶段
师:同学们对春天的感受是丰富的、多彩的。下面用我们手中的画笔来描绘我们心中的春天,好么?
生:好。
师:在作画之前,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学生的作品。(多媒体展示)
生:开始创作
师:巡回辅导
生:多人展示作业并自我评价
[说明: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大胆的描绘心目中的春天,通过互评、自评、点评等教学评价的设置,帮助学生完善创作构思。]
(四)课后拓展阶段
师总结:请同学们利用今天所学,尝试根据一首诗、一首乐曲画出春的意境。也希望大家在表现美的同时,更加热爱大自然。
七、课后反思
1.情景设置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唤发了学生内心的情感,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激发了学习兴趣。
2.听音乐谈感受环节的设置,便于学生对抽象表现手法的理解和把握。
3.自评、互评、点评的教学评价设置,宽松了课堂气氛,使学生们敢于各抒己见、互相切磋与交流,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在交流中提高了自身的欣赏水平、鉴赏能力与创作水准,同学间的情感在交流中得到升华。
春天的畅想 篇5
单元总目标
通过从不同角度感受与表现春天,体验自然与艺术美共同的美感与不同表现方式,加深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体会,了解山水画.风景画写生知识,认识不同美术作品对春天的表现语言和表现形式。
课时设计:4课时
教学目的:
(1) 让学生了解表现春天的几种形式。
(2) 了解和熟悉中国山水画,风景画的表现形式、工具、材料。
(3) 让学生体会到传统绘画中的笔墨韵味以及感受到画家所寄托的人格精神。
(4) 了解色彩的关系,以及运用色彩关系。
(5) 了解构图的基本法则。
重 点:通过对中国山水画和风景画的欣赏与体会,感受春天、了解春天。
难 点:用各种绘画语言,来描绘春天内涵。
讲课类型:综合运用
学具准备:画纸,彩色铅笔或油画棒或彩色水笔等。
第一课时 感受春光 了解春天
学习领域 欣赏 评述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欣赏艺术家们笔下的春天,感受艺术家们从不同角度,以不同形式对春天的赞美。
2. 结合自己的观察,发现,大胆的想象和联想,引发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3. 用口语或文字形式表述自己对春天的感受,并结合欣赏同龄人的作品,提出适合自己表现春天的艺术形式或表现方法。
课堂学习
一、引导学生观察校园内的花草树木,并由学生分别讲述对观察到的事物的感受。
提问:窗外的树叶是什么颜色-------绿
和学生共同观察新长出的叶子的色彩――――有红色的,有紫红色的,有黄绿色的,有白色的,有嫩绿色的。
提问:整棵树的色彩是什么样的――――仅是绿的吗?
和学生共同观察分析不同的树在暖暖的春光下有着不同的色彩。
有的树枝多叶少,有的树在深绿色的叶丛中点缀着嫩绿色的新叶,有的简直是在绿叶中开出了红紫色的叶“花”。
二、欣赏与评述课本中的各种表现春日的范图
表现春光的方式
1.文字形式(描写春天的文章、诗词等)
2.摄影形式(课本的范图 《颐和园之春》 《放飞我们的理想》)
3.绘画形式(1)国画《春》王成喜 《溪》吴冠中 《梅石溪凫图》马远
(2)风景画 《花开的果园》毕沙罗
(3)宣传画《迎春》
4.雕塑形式(课本的范图 《春风》张德峰)
三、课堂练习(教师巡视辅导)
试着用手中的材料把看到的树叶的颜色画出来。
课后作业:用文字形式描述放学路上你看到的春天景色。
第二课时 生机蓬勃的春日景象
学习领域 造型 表现
教学目标
1. 结合欣赏和构图练习认识,认识造型与色彩在造型艺术作品中的地位。
2. 重点学习相关色彩知识,了解原色,间色,对比色和相邻色所产生的色彩效果。
3. 运用抽象色彩练习的形式体会色彩,特别是原色、间色、对比色和相邻色在艺术作品中的作用。
课堂学习:
一、 复习旧课
选出上节课的课后作业中描写春天丰富多彩的色彩的作品进行朗读展示,了解学生用文字描述的春天的色彩印象。
二、 讲解色彩知识
色彩的存在形式: 有光就有色彩,无光就无色——光的重要性。
1.原色: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混合出全部色彩,而自身不能被别的色彩混合成的三种色
色光的三原色是:红 绿 蓝
颜料的三原色是:红 黄 蓝
2.间色:又称二次色,由两种原色相混而成。
颜料的间色是:红+蓝――紫 紫和黄为补色关系
蓝+黄――绿 绿和红为补色关系
红+黄――橙 橙和蓝为补色关系
3.对比色:色相性质相反,光度明暗悬殊的两种颜色,叫对比色。如补色关系,等等。
4.相邻色:在色相环中邻近的色相,叫相邻色,也叫类似色。
三、分析作品的构图和构思
学生作品《春天到》人物位置安排 色彩安排 花草树木的造型
构思与构图:指艺术家在孕育作品过程中所进行的思维活动及其诉诸形式的活动。构思包括审美主体对客体的感受和取舍,创作意念的酝酿和确定,题材的选取和提炼,另外,还包括了对表现形式的选择,以及对形象的塑造、艺术手法的运用等的预想。构图在美术创作中一般指在平面的物质空间上,安排和处理审美客体的位置和关系,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整体的艺术作品,以表现构思中的预想的形象与审美效果。构图是艺术传达的第一步,也是对构思的检验和修正。
四、作业:参照课本学习色彩构成 对比色关系 相邻色关系 补色关系
第三课时 生机蓬勃的春日景象
简要复习,导入新课教学。
用上节课学习的色彩知识和构思与构图知识将自己对春天的感受试着进行构图
一、讲解相应的造型艺术技能技巧知识
彩色铅笔的特点 色彩清淡
油画棒的特点 色彩鲜艳
彩色水笔的特点 构线效果较好
黑白两色可以调节画面的色彩,注意使用。
中国画的构图特点
装饰画的构图特点
一、步骤分析
1. 确定要画哪一种画(国画,装饰画,风景画等)。
2. 用铅笔在画纸上画出草图。
3. 注意主体物体在画面上的位置,所占比例关系等。
4. 主体色彩的确定(暖色调为主或冷色调为主)。
二、学生作画,教师巡视辅导。
第四课时 春天的畅想
一、完成上节课的作业
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作业评述
三、和学生共同总结和分析这一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以及学生作业中出现的好的和不好的问题
1.构图不理想 (1)画面太空(2)物体之间距离远近不协调(3)画幅大小不一
2.色彩不协调 (1)用色不丰富,不能放开,比较写实(2)色块之间不协调,没有领会色彩基本知识(3)涂色不均,用笔方式有问题,不够有耐心和用心
3.画面内容太单一,除了树,草,花,别的造型和有创意的造型较少
4.花草树木的造型没有创意,不敢大胆变化,主要原因可能是学生的见识面太窄,绘画作品见得少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