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时珍》教学实录(精选12篇)
《李时珍》教学实录 篇1
一、导言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有光辉灿烂的文明文化,在漫长的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涌现了无数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他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有的虽然离开我们很久很久,但他们的动人事迹代代相传,他们的光辉思想、崇高品质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发扬光大。我们今天这堂课要了解和学习的是谁呢?
(板书)李时珍。
二、出示像片、介绍人物
你们见过李时珍的像片吗?请看。(提示像片)
师:谁能用黑板上的词语说说李时珍是怎样的人?
出示小黑板(1)
湖北蕲春《本草纲目》药物学家医学家
生:我国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是湖北蕲春人,他写了一本书叫《本草纲目》。
生:出生在湖北蕲春的我国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他写了一本书叫《本草纲目》。
生:李时珍是出生在湖北蕲春的我国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写了一本书叫《本草纲目》。
师:大家说得都非常好!那么现在谁能把“《本草纲目》”这个词放在句子的最前面再说一说?
生:《本草纲目》是由出生在湖北蕲春的我国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编写的。
三、检查预习
1、指名分节读课文。
要求:读准音,不添漏字。
思考:课文主要写李时珍什么事?
2、出示小黑板(2)
那时候,行(xing hang)医是受人鄙视的行(xing hang)业。
师:多音字读哪个音?是第一个击一下掌,是第二个击两下掌。
(学生选择击掌,教师划去错误的拼音。)
师:“行医”是从事医生的职业或做医生的意思,“行业”指职业。“世代行医”指什么?“世代行医”指世世代代,一代一代都做医生。
师:“鄙视”是什么意思?
生:“鄙视”是轻视、瞧不起的意思。
师:出示小黑板(3):
有一回,父亲遇到个疑难病症,一时想不出有效的药方,李时珍轻声地说了一个古方,父亲一听,正是对症良方。
师:三个带点词相同在哪里?不同在哪里?
生:都有“方”,都是药方。
生:“古方”指古老的药方。
生:“对症良方”的“良方”指好的药方。
师:“对症良方”的“症”指什么?
生:这个“症”指疑难病症。
师:“疑难病症”是什么意思?
生:难治的病,难以判断的病。
师:这两段话在哪一小节?
生:第二小节。
师:请一位同学读第二小节,大家思考:
为什么李时珍能说出良方?
生:因为他学医时处处留心,暗自记下许多药方。
(处处留心,暗自记下)
师:正因为如此,父亲同意他学医,这一节写他学医。
(板书:学医)
师:本文主要写了李时珍什么事?
生;这篇文章主要写李时珍立志学医,写《本草纲目》。
四、分节读课文,说出各节意思
师:两大组读一、二节,想想第一节讲什么。
师;第三大组读第三小节,想想第三小节讲什么。
师:第四大组读第四小节,想想第四小节讲什么。
师:齐读最后一节,说说这一节讲什么。
师:哪几节同编书有关?可合并为一段,课文重点写编书。
五、讲读重点段
师:请一位同学读第三节。
思考:这一小节共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什么?
(读后提问)
师:这一节共几句话?
生:共有四句话。
师:分小组读四句话,再思考提问。
师:现在教师先讲第一句,另外三句话等会儿请同学上讲台讲。
这一句说了李时珍在行医的同时研究药物。用上“一面----一面——-”连接“行医”承接上文研究“药物引起下文,起过渡作用。
另三句证讲什么?(请三位同学上么讲)
生:第二句讲了李时珍发现的药物收有缺点。
生:第三句讲他想病人吃错了药多危险。说明他时时想着病人。
生:第四句,讲他决心编一本比较完善的药物书。
师:“完善”指什么?
师;李时珍为什么要编一本比较完善的药物书?
生:为了病人不吃错药。
生:因为旧的药物书有许多缺点。
生:因为李时珍处处想着病人,他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不愿见到病人因吃错药而治不好病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决心编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
六、练习
1、组词接龙。
2、出示小黑板(4)
药______ 药_______ 药______ 药_________
_______方________方_______方_________方
(1——4组)说“药”,(5—8组)说“方”,每人说一个,先说书上的,再扩展书外,小组讨论。
第二教时
一、复习检查
师:(出示小黑板)请看半分钟后填写,注意记忆方法。
本草纲目 医学家 药物学家 药方 世代行医 古方
疑难病症 对症 良方 药材 药性 药效 完善 救死扶伤
师:请同学互相批改。(出示小黑板)
师:请填对8个以上的举手。请填对最多的报。
师:请最多的同学介绍经验。(怎么记忆的)
生:我是用的归类法。先记有“药”字的词:药方、药材、药性、药效;再记有“方”字的词。
生:我是记每个词的开头第一个字。
导读第四节
师:谁来说说我们学习第3节的方法?
生:读课文思考这一小节几句话。每句话讲什么。
师:用学习第三节的方法学习第四节,小小班讨论交流。
师:这一节共几句话?(5)
(出示小黑板)
李时珍为了写这部书,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还亲自到各地去采药。他走了上万万里路,拜访了千百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师:李时珍为写书作准备,做了三件事,只要两句话就行了,你们读一启遍。
(学生读时教师圈:积累经验;采药;拜访)
师:中间三句话不写可以吗?为什么要写这三句话?
生:这三句话不能不写,这样写具体。
生;这样写突出李时珍在采药过程中不怕艰苦,不怕危险,踏实工作,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这三句话一定要写。
师:课文具体地写了李时珍在采药过程中不怕困难、不畏艰险的动人事迹。赞扬了他的可贵精神,突出了人物形象。这三句话不能不写。让我们以赞美的语气读这三句话。
师;再请同学们插图,想想:这是李时珍在向谁请教?从何见得?
生:这是李时珍在向樵夫请教。我从图上画的樵夫背上的柴禾看出来。
师:讲得对,李时珍不耻下问,向各行各业的人学习请教,为的是编写好《本草纲目》。
二、导读第五节
(指名读第五节)
师:为什么说《本草纲目》是伟在的著作?
生:因为写这本书用了27年的时间。(板书:时间长)
生:因为这本书字数多,有一百多万字。(板书:字数多)
生:这本书内容丰富,记下了一千八九种药物。(板书:内容丰富)
生:这本书流传广,已译成几国文字。(板书:流传广)
三、总结
1、梳理内容
师:这篇课文写李时珍从小立志学医,在行医过程中发现药物书有许多缺点,他怀着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决心重编新药物书,作了认真准备,终于写成。反映了他为人民不怕艰苦、不怕危险、踏实认真,一心为人民的好思想、好品质。
师:请大家读全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出示小黑板)
因为李时珍_____所以立下为穷人治病的志愿.
因为李时珍_____所以他父亲同意他学医了.
因为李时珍_____所以他决心重新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
因为《本草纲目》这部书_____所以说是一部伟大的著作。
师:请同学们在小小组进行说话练习,等会儿由一个小小组的四个人上台讲。
四、扩展
师:李时珍刻苦钻研、潜心研究的事迹很多,就拿书上讲他走了上万里路,拜访了千百个医生、农民
就可知道这里有许多故事,同学们一定还想知道,教师向大家推荐课后阅读――《扩展阅读》。◆
《李时珍》教学实录 篇2
星期三,我上了《李时珍》一课,整堂课下来,最大的感受是: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缺少一种味道,少了一份激情,一种个性!
李时珍的伟大表现在他有一部伟大的巨著《本草纲目》,还表现在有一个伟大的编书历程。这些只能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并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把教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强加给学生,应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思考。我想这就是我刚才觉得缺少一种味道的原因所在。
如:在解决李时珍在编书的过程中是怎么做的这一问题时,我说课文中哪些语句最能打动你?当学生说出令他感受最深的语句时,应该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里令你特别感动?再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独特感受通过朗读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我却没有把说的机会、读的机会留给学生,忽略了他们的独特感受。
上完这堂课,我不觉产生了以下几点感触:
1、阅读课教学重点是什么?阅读教学之所以称之为阅读教学,其原因在于一个“读”字,张田若先生认为:“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可见“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最重要的途径,朱作仁先生也认为“抓住语感的培养,语文课的特点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忽视了“读”或“读”不到位,学生语感的培养和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便成了无源之水了。我想我的这节课就属于读不到位吧。可见只有多读并读出感情来,才能与作者和文中主人公产生共鸣,才能明白字里行间的深刻蕴涵。因此,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重在悟情传情,培养语感,让学生在课上把书读顺、读好,从小养成正确的读书习惯,为口头和书面语言的表达勤输“养料”。教学中,教师应重在读的训练,给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精心设计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读,使学生始终处在读书的享受之中。同时,阅读教学又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要依据学生年龄、心理、认知等方面的特征,帮助学生解读文本,选择读的方式,制定读的目标,引导学生关注读的过程。“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2、小学阅读教学应倡导什么?第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还应将人文教育融于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寓教于乐、寓教于嬉、化静为动、教与学统一。要防止从知识本位、教师主宰的极端走向情感本位、学生主宰的另一个极端。既不能以牺牲认知目标为代价来换取认知目标的达成,更不能以牺牲认知目标为代价来换取情感目标的达成。我们阅读教学应努力做到人文性地读,达到情知交融的境界,使学生情在读中悟,理在读中清。第二、我们的阅读教学要返朴归真,要努力做到“活”与“实”的统一。在活的形式中要有实的内容,达到形式活泼,内容充实,过程朴实,训练扎实,教学时在吟悟上下工夫,让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去阅读感悟,活化语文学习,做到活中有方向,活中求实效,不能一味地追求形式上的“活”。
我觉得我们对新课标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肤浅的表层,并没有领悟其精要,我们的语文课程改革任重而到远。
《李时珍》教学实录 篇3
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行医著书的事迹。2.理解课文内容,回答书后问题。
3.给第4自然段分层,说说层意和自然段的段意。4.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为重点,培养学生分层和概括层意为难点。
教学思路:
初步理解——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深刻理解——指导朗读——教学生字词
教学资料:
李时珍(1515—1593):我国明朝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24岁随父学医。为了编写《本草纲目》,他研读过800多种医药书籍和有关资料,先后到湖北、河南、河北、安徽、江苏、江西等省考察,行程达1万余里。
《本草纲目》:世界医药科学宝库中的一部经典著作。全书共分52卷,包括药物1892种,药方11096张,药物形态图1160幅。先后被译成拉丁、法、日、朝、德、英、俄等10余种文字,流传全世界。
教学用具:
1.《本草纲目》书。
2.放大的课文插图或幻灯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二、指导预习。要求:
1.自由读课文,力求正确。
2.读后思考:①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②课文写了李时珍哪些事?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分段读。
2.说说每一自然段写了些什么。
3.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写了李时珍的哪些事?四、学习课文1至3自然段。
1.学习第1自然段。
指名读,思考、讨论: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理解:明朝医学家药物学家)
2.学习第2自然段。
自由读并思考:
(1)“那时候”指什么时候?李时珍的父亲不愿让儿子再当医生,为什么用“再”字?李时珍的父亲为什么不愿让他再当医生?
(2)“世代行医”、“救死扶伤”各是什么意思?
(3)李时珍为什么会立下为穷人治病的志愿?3.学习第3自然段。
轻声读,边读边想:(1)“处处留心”、“暗自记下了不少药方”,李时珍为什么要这样做?
(2)“对症”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能说出一张古方解决了父亲遇到的疑难病症呢?
(3)后来他父亲为什么又同意他学医了?父亲从“不愿”到“同意”说明了什么?
五、教学生字词:
诊 职 症 效 凑
六、作业:
朗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听写词语:
诊费 职业 有效 对症 疑难 病症 救死扶伤
2.辨析词语:
“志愿”“自愿”
二、学习课文4—7自然段。
1.学习第4自然段。
(1)轻声读,思考这节共有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句与句是怎样联系的?
(2)引导学生分层,把联系紧密的句子合并在一起。(3)说说3层意思。
(4)理解重点词句。
①“一面行医,一面研究药物”这一句在这儿起什么作用?②李时珍为什么要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
③“完善”是什么意思?怎样的药物书才能算是完善的药物书?
④找出描写李时珍想法的句子,这些想法说明了什么?2.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导看图,说说图上内容。
(2)读读议议:为了重新编写药物书,李时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先划出有关句子,再同桌交流。)
(3)指导朗读。
①帮助学生定准1、2两句中的重音:轻读“在治病的时候”和重读“亲自”“采药”形成对比,暗示后者难度之大;重读“山高路远”“严寒酷暑”,突出困难之多;重读“走遍了”以及在读两个“不怕”后稍加停顿,突出李时珍不畏艰难的精神之可贵。
②后3句让学生边读边体味边定重音,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读?重读的词语:好几天、饿了、干粮、天黑了、山上、亲口品尝、上万里、千百个、书本上。
③齐读这一节,进一步体会李时珍的伟大精神。
3.学习第6至7自然段。
(1)齐读。
(2)提问:你们有谁见过《本草纲目》这本书?
(3)出示《本草纲目》,让学生翻翻(厚薄),看看(图文),掂掂(分量)。
(4)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这部书怎样?课文中是怎样评价它的?(著名、伟大。)它著名在哪里?为什么说它伟大?(5)讨论后齐读第6、7两段。(6)介绍“出版说明”中的有关内容及第2部药物书《本草纲目拾遗》,告诉学生这本书是清代赵学敏编写,在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后100多年,记载了900多种药物。(7)再问:现在有人正准备编写一部更新更伟大的药物书,同学们知道是谁吗?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意在将理想的种子播进幼小的心田。)
三、作业。
课文后思考题1、2。
第三课时
一、朗读课文。
二、总结全文。
1.主要内容:课文记叙了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家李时珍,为了解除病人痛苦,立志学医和编写著名药物书《本草纲目》的过程。
2.认识李时珍的思想品质。(救死扶伤,为人类医学作出了卓越贡献。)
3.学习课文的记叙方法,进行具体的示例教学。
三、复述课文。
(着重复述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
四、教学生字词:
缺 载 况 编 酷 拜 访 判 纲 籍 译
五、辨析:
1.药物药材药方药性药效
2.药方良方古方
3.药物书中药书
六、课堂练习。
1.抄写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李时珍是_____朝伟大的______家和______家,他从小就立下了志愿。为了编写《本草纲目》,他不但______还______。采药时,他不怕______不怕______。走了______路,拜访了_____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
(2)李时珍花了______年时间,终于编成了《本草纲目》。这部书有______字,记载了______种药物,是中药书籍中一部_______。
附:板书
《李时珍》教学实录 篇4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生字新词。学习课文1、2段。
(二)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问:你知道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吗?
(2).简介李时珍。谁能向大家介绍李时珍这个人物?
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层次
投影出示思考题。(学生自学)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勾画出不懂的问题。
(2).课文主要讲了李时珍的哪两件事,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讲的?
3 、检查预习
(1).出示幻灯片认读生字词。谈自己对生字词的理解。说出自己用的是什么解词方法?
重点:
①完善:完美。
②口尝:仔细辨别,尝尝味道。
③疑难病症:指原因不明、很难医治的疾病。
④严寒酷暑:非常寒冷的冬天,非常炎热的夏天
⑤流传:传下去,传开去。
(2).指读课文。
(3).课文主要讲了李时珍“立志学医”和“编写《本草纲目》”两件事。
板书:立志学医(2-3自然段)
编写药书(4-6自然段)
4、质疑、归纳问题
提出不懂的问题。有些问题可由学生解决,有些难题由师生共同归纳。
5、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问:
A 读了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B 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称为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什么样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能被称为伟大的呢?
(2).齐读。
6、学习第2自然段
(1).轻声读2、3自然段。小组讨论,教师点拨,全班交流。
A、李时珍的父亲为什么不愿意让儿子当医生,后来为什么又同意了?
B、李时珍为什么要立志学医?
C、李时珍为什么能说出一张对症古方?想像一下李时珍是怎样“处处留心”、“暗自记下”药方的。
D、李时珍的父亲是不是仅仅因为李时珍说出了一张古方而同意他学医的呢?(父亲被他坚定的决心和刻苦学习的精神所感动。)
E、从这两自然段中你体会到李时珍是个怎样的人?(2).齐读第2自然段。
7、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熟记生字词,思考讨论课上归纳后的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学习3、4、5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角色扮演,激趣引入
1、 师生对话:今天中午回去,你妈妈可能会问:,今天在学校里学了什么课文啊?
2、《李时珍》
3、李时珍啊,课文当中是怎么说他的?(抓住“伟大”)
4、他到底有什么了不起的?(写乐一部《本草纲目》)
二、学习第5自然段
1、打开书本读读第5自然段,想想这是一本怎样的书?
2、根据回答,板书:100多万字 1800多种药物
3、齐读句子“这部书有100多万字,记载了1800多种药物,是中药书中一部伟大的著作。
4、练习句式:
〈〈本草纲目〉〉是一部伟大的著作
5、这部书是李时珍花了整整——(生接下去)27年才编写出的。
6、师:这时的李时珍已经从生机勃勃的青年变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毕生的精力,青春的年华,成就了东方医药巨典——〈〈本草纲目〉〉。
7、齐读这一段
三、学习第3段
1、过度:他为什么要花27年的时间去写这部书呢?你从哪个自然段看出来?
2、读第3自然段,找找哪些句子说明了原因?(板书:编书原因)
3、根据回答板书:不少缺点 吃错药多危险
4、用上“因为……所以……“来说一说
5、他发现旧的药物书有不少缺点,有什么缺点呢?
指名回答并板书:不全面
不详细
不正确
6、于是,他决心重新编写一部比较——全面、详细、正确的药物书。(板擦随机擦掉三个“不“)
四、学习第4段
1、李时珍在编书的过程中是怎么做的呢?读第4自然段,边读边想。
2、读了以后,你觉得哪里让你特别感动?
A、生:他不怕……不怕……
师:是呀,山那么高,路途那么遥远,有时是雪花纷飞,有时醋暑难耐,但只要是出产药材的名山,李时珍都一一走遍(板书),真是不辞辛苦啊!
读句子
B、生:许多药材他都亲自品尝,……。
师讲述故事:李时珍拄着拐杖,艰难地在山上采药,瞧,他把采到的药放进口中,细细品尝,顿时天昏地暗,他昏了过去,等他醒来后,顾不得自己的身体,立即写上此药的药性和药效。他是冒着生命危险在采药啊!
你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受?
C、继续交流
3、小结:李时珍就是凭着这种为科学献身的精神,花了整整27年,终于,完成了〈〈本草纲目〉〉。
4、读第4自然段。
五、总结
1、我们回家去啊,妈妈可能还会说:,能不能把李时珍的故事向妈妈讲讲啊,你行吗?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老师有两句话要送给大家:
出示:自古成功在尝试。
有志者事竟成。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读懂单元“学习提示”,用自然段归并法给课文分段,完成有关作业。
(二)教学过程
1.学习单元“学习提示”
(1)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什么?这种方法的一般步骤怎样?
(2)交流,在书上批注。
2.说全问的主要内容。
3.概括各自然段段意。
(1)默读课文,独立概括
(2)四人小组交流:段意和概括的方法。
(3)完成相关作业。
4.段意归并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1)独立操作:把邻近的同一意思的自然段归并一段。
(2)思考:3、4、5自然段
(3)按板书把课文分成三段。
5、总结
(1)、梳理内容
师:这篇课文写李时珍从小立志学医,在行医过程中发现药物书有许多缺点,他怀着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决心重编新药物书,作了认真准备,终于写成。反映了他为人民不怕艰苦、不怕危险、踏实认真,一心为人民的好思想、好品质。
师:请大家读全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出示小黑板)
因为李时珍_____所以立下为穷人治病的志愿.
因为李时珍_____所以他父亲同意他学医了.
因为李时珍_____所以他决心重新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
因为《本草纲目》这部书_____所以说是一部伟大的著作。
师:请同学们在小小组进行说话练习,等会儿由一个小小组的四个人上台讲。
(2)教师向大家推荐课后阅读――《扩展阅读》。
课后反思
《李时珍》引发的几点思考
星期三,我上了《李时珍》一课,整堂课下来,最大的感受是:学生在读课文的时候,缺少一种味道,少了一份激情,一种个性!
李时珍的伟大表现在他有一部伟大的巨著《本草纲目》,还表现在有一个伟大的编书历程。这些只能在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感悟,并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把教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强加给学生,应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思考。我想这就是我刚才觉得缺少一种味道的原因所在。
如:在解决李时珍在编书的过程中是怎么做的这一问题时,我说课文中哪些语句最能打动你?当学生说出令他感受最深的语句时,应该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里令你特别感动?再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独特感受通过朗读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我却没有把说的机会、读的机会留给学生,忽略了他们的独特感受。
上完这堂课,我不觉产生了以下几点感触:
1、阅读课教学重点是什么?阅读教学之所以称之为阅读教学,其原因在于一个“读”字,张田若先生认为:“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可见“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最重要的途径,朱作仁先生也认为“抓住语感的培养,语文课的特点才能充分体现出来”,忽视了“读”或“读”不到位,学生语感的培养和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便成了无源之水了。我想我的这节课就属于读不到位吧。可见只有多读并读出感情来,才能与作者和文中主人公产生共鸣,才能明白字里行间的深刻蕴涵。因此,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重在悟情传情,培养语感,让学生在课上把书读顺、读好,从小养成正确的读书习惯,为口头和书面语言的表达勤输“养料”。教学中,教师应重在读的训练,给学生充分读书的时间,精心设计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读,使学生始终处在读书的享受之中。同时,阅读教学又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要依据学生年龄、心理、认知等方面的特征,帮助学生解读文本,选择读的方式,制定读的目标,引导学生关注读的过程。“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2、小学阅读教学应倡导什么?第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我们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还应将人文教育融于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寓教于乐、寓教于嬉、化静为动、教与学统一。要防止从知识本位、教师主宰的极端走向情感本位、学生主宰的另一个极端。既不能以牺牲认知目标为代价来换取认知目标的达成,更不能以牺牲认知目标为代价来换取情感目标的达成。我们阅读教学应努力做到人文性地读,达到情知交融的境界,使学生情在读中悟,理在读中清。第二、我们的阅读教学要返朴归真,要努力做到“活”与“实”的统一。在活的形式中要有实的内容,达到形式活泼,内容充实,过程朴实,训练扎实,教学时在吟悟上下工夫,让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去阅读感悟,活化语文学习,做到活中有方向,活中求实效,不能一味地追求形式上的“活”。
我觉得我们对新课标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肤浅的表层,并没有领悟其精要,我们的语文课程改革任重而到远。
《李时珍》教学实录 篇5
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李时珍一心为病人解除痛苦的好思想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增强民族自豪感。
2、按照提供的段意练习给课文分段。
3、 学习作者通过写李时珍的事迹、言行来表现李时珍的性格、品质的方法。
4、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5、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1、 读课文,想画面,感受当时的情景。
2、 了解李时珍的事迹、言行,从中感受李时珍一心为病人解除痛苦而学医的好思想和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表现出的严谨的态度,忘我的精神。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进行分段训练。
教学准备:课件、中国古代十大名医的资料。上网了解李时珍及其《本草纲目》以及正走向世界,焕发青春的中国中医的有关知识。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名医介绍,激情导入:
1 师:(配合播放舒缓、优美的音乐)
伴随这段优美的音乐,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古典文化的殿堂,同学们,咱们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医药学更是中国文化发展史中的一块耀眼的奇葩,古往今来我国涌现了不少著名的医药学家,你们都知道哪些人?
2 (学生边说老师边播放名医的图片及简单的介绍,当学生说到李时珍时教师点击画面把图片放大。)
师:李时珍是我国古代众多著名的医药学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课前我们布置大家收集了有关李时珍的资料,你们都收集到了吗?自己准备一下,再说给我们听一听好吗? 3 学生介绍课外收集的资料。
4 师:看来同学们了解的还真不少,今天就让我们把目光锁定李时珍,一起去了解李时珍,感受他光辉的一生。
5 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指导预习。要求:
1.自由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容易读错的地方多读几遍。
2.边读边想通过读课文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3 检查初读,看一看哪些同学已经读会了课文,指名读。(第一个读书的同学由老师指名,后面就把自主权交给大家,前面的同学读完后想听谁读,就点谁读。)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用笔在他读错的地方做上记号,等会儿给他指出来。(评读时相机纠正字词的读音,如:疑难病症、积累、记载、酷暑严寒等)
4 再把课文读一读,把容易读错的地方读正确,指名读学习生字,交流读书所得。
三 作业:
朗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课文主要讲了李时珍什么事?
(二)披文入情,感受李时珍的伟大
(1)请大家再来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当中哪些内容让你感受到了一点。把相关的句子或段落划下来。多读几遍,好好体会,等会儿和全班同学交流。
(2)全班交流
老师问: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当中哪一段或者哪一句话让你感受到了这一点。
第四自然段
a、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产药材的名山。
(从句子中体会到天气的恶劣,路途的艰辛,走遍了说明了地方的广。学生能说到最好,不能说到老师不要拼命分析,可以通过重点词语的理解或老师口头的叙述,是呀,山那么高,路途那么遥远,有时是雪花纷飞,有时酷暑难耐,只要是出产药材的名山,李时珍都走遍。真是不辞辛苦呀。同学们,就让我们读出李时珍的不怕坚辛吧)
b、他有时好几天不下山,饿了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不怕苦,不怕累)
c“他还亲口品尝”-------(有献身科学的精神)
d“他走了上万里路-----------学到了----------没有的知识”
(虚心请教。师述:向这些不同身份的人请教,实际上是为了让医学的内容更正确,更详细,更全面。)
小结:“为了写这本药书------还亲自到各地采药”(读完这句后,老师小结:李时珍为了编写这部药物书,不但“积累经验”还亲自到各地采药”,从这件事中我们感受到他是一个不怕辛劳,献身科学的人)板书:不怕辛劳,献身科学
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练读。范读。指名读。
老师引背第五自然段,同学们,李时珍正是为了编写一部“全面、详细、准确”的药物书,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还亲自到。他不怕,不怕,走遍了。他有时,饿了,天黑了就在。许多药材,判断。他走了,拜访千百个,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
师导:那么,他这样不辞辛苦的到各地去采药,都是为了要编写一部怎样的药书呢?(完善)请大家联系上下文,也就是第3自然段说一说。
第三自然段
说说旧的药物书有什么缺点?学生边读相关的句子,老师边在黑板右上角做简单板书:如:说到“许多有用的药物没有记载”板书:不全面。说到“有药物没有说明形状和生长情况”板书:不详细,说到“还有一些药物记错了药性”板书:不正确。
然后老师指着板书,边说边划去了三个“不”,所以,内容全面、详细、正确的药物书就是一部完善的药物书。
(板书:全面详细正确)
完善
师小结:从李时珍下决心重编药物书,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态度严谨的人。
板书:态度严谨
第一、二自然段
e他看到医生能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的痛苦,就从小立下志愿,要像父亲一样为穷人看病。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段话,体会一下李时珍想穷人所想急病人所急的善良品质。
他想,病人吃错了药,那多危险啊,于是决心重新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从这里也能看出李时珍的善良和他的志向。
第六自然段落
出示:他花了整整27年,终于编写出一部分著名的药物书——《本草纲目》。
想想带点词语的意思,去掉这些词语,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让学生体会这些词语“整整”说明时间长,“终于”说明历尽艰辛,“著名”说明这本书的价值。)
板书:有毅力,有恒心
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前景。《学生谈仿佛看见什么?》可以引导学生想象,比方说,在无数个晚上,在炎热的夏天,李时珍怎样做的等等)
(三)拓展阅读,感受《本草纲目》的伟大
(1)听师补充介绍:
◆师:听完资料,结合课文,你有什么话要说吗?的确,为了编写《本草纲目》李时珍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严谨的态度和忘我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每位人的心,你能把你体会到的通过读表现出来吗?
师:毕生的精力,青春的年华,终于成就了“东方医药巨典”——《本草纲目》,把课文连起来读一读,再来感受一下李时珍辉煌的一生吧!
(2)指板书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都为我们祖国有这样伟大的医学和药物学家(板书)感到自豪,为有这样一部伟大的著作感到骄傲。
(三) 作业:扩写: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经过
板书: 25 李时珍(伟大的医学和药物学家)
一心为民,处处留心
(不详细、不全面、不具体)不完善-----态度严谨
不辞辛劳 献身科学
有毅力,有恒心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读懂单元“学习提示”,用自然段归并法给课文分段,完成有关作业。
(二)教学过程
1.学习单元“学习提示”
(1)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什么?这种方法的一般步骤怎样?
(2)交流,在书上批注。
2.说全问的主要内容。
3.概括各自然段段意。
(1)默读课文,独立概括
(2)四人小组交流:段意和概括的方法。
(3)完成相关作业。
4.段意归并的方法给课文分段。
(1)独立操作:把邻近的同一意思的自然段归并一段。
(2)思考:3、4、5自然段
(3)按板书把课文分成三段。
5、总结
(1)、梳理内容
师:这篇课文写李时珍从小立志学医,在行医过程中发现药物书有许多缺点,他怀着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决心重编新药物书,作了认真准备,终于写成。反映了他为人民不怕艰苦、不怕危险、踏实认真,一心为人民的好思想、好品质。
师:请大家读全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出示小黑板)
因为李时珍_____所以立下为穷人治病的志愿.
因为李时珍_____所以他父亲同意他学医了.
因为李时珍_____所以他决心重新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
因为《本草纲目》这部书_____所以说是一部伟大的著作。
师:请同学们在小小组进行说话练习,等会儿由一个小小组的四个人上台讲。
6、课外拓展
李时珍是我国古代众多著名的医药学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在学习课文前大家还介绍了几位自己所熟识的,老师也从网上、课外书中给大家收集了我国古代十大名医的资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了解了解,看的时候大家可以交头接耳说说自己的想法。
针灸之祖——黄帝 黄帝是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领袖。现存《内经》即系托名黄帝与歧伯、雷公等讨论医学的著作。此书治疗方法多用针刺,故对针刺的记载和论述亦特别详细,对俞穴和刺阖、刺禁等记录较详。
脉学介导者——扁鹊 姓秦,名越人,战国渤海郡郑(今河北任丘)人。 太子尸厥已死,而治之复生;齐桓公未病,而知其后五日不起,名闻三下。《史记·战国策》载有他的传记病案,并推崇为脉学的倡导者。
外科之祖——华佗 又名敷,字无化,后汉末沛国(今安徽亳州)人。精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对外科尤为擅长。对“肠胃积聚”等病,饮麻沸散,须臾便如醉肠洗涤,缝腹摩膏,施行腹部手术。
医圣——张仲景 名机,汉末向阳郡(今河南南阳人)人。相传曾任长沙太守,当时伤寒流行,病死者很多。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对祖国医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
预防医学的介导者——葛洪 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朝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著有《时后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侯及诊治。“天行发斑疮”是全世界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
药王——孙思邈 唐朝京兆华原(今陕西辉县)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因治愈唐太宗唐太后头痛病,宫廷要留他做御医,他扯谎采“长生不老药”献皇上,偷跑了。监视人谎报采药时摔死,太宗封孙思邈为药王。
儿科之祖——钱乙 字仲阳,北宋郓州(今山东东平)人。著《小儿药证直诀》共三卷。以脏腑病理学说立论,根据其虚实寒热而立法处方,比较系统地作出了辩证证治的范例。
法医之祖——宋慈 宋朝福建人。1247年总结宋代前法医方面的经验及他本人四任法官的心得,写成《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文著。
药圣——李时珍 字东壁,号频湖,明朝蕲州(今湖北蕲春)人。长期上山采药,深入民间,参考历代医书800余种,经27年的艰苦,著成《本草纲目》,所载药物共1758种,被译为日、法、德、俄等国文字。
《医宗金鉴》总修官——吴谦 字文吉,清朝安徽歙县人。乾隆时为太医院院判。《医宗金鉴》是清代御制钦定的一部综合性医书,全书90卷;它是我国综合性中医医书最完善又最简要的一种。
7、作业: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 李时珍
1、立志行医 ――― 一、立志行医
2、偷偷学医 ――― 二、偷学本领
3、决心编书
4、采药访问 三、编写药书
5、编成药书
《李时珍》教学实录 篇6
教学目的要求:
1.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行医著书的事迹。2.理解课文内容,回答书后问题。
3.给第4自然段分层,说说层意和自然段的段意。4.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为重点,培养学生分层和概括层意为难点。
教学思路:
初步理解——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深刻理解——指导朗读——教学生字词
教学资料:
李时珍(1515—1593):我国明朝杰出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24岁随父学医。为了编写《本草纲目》,他研读过800多种医药书籍和有关资料,先后到湖北、河南、河北、安徽、江苏、江西等省考察,行程达1万余里。
《本草纲目》:世界医药科学宝库中的一部经典著作。全书共分52卷,包括药物1892种,药方11096张,药物形态图1160幅。先后被译成拉丁、法、日、朝、德、英、俄等10余种文字,流传全世界。
教学用具:
1.《本草纲目》书。
2.放大的课文插图或幻灯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
二、指导预习。要求:
1.自由读课文,力求正确。
2.读后思考:①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②课文写了李时珍哪些事?
三、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分段读。
2.说说每一自然段写了些什么。
3.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写了李时珍的哪些事?四、学习课文1至3自然段。
1.学习第1自然段。
指名读,思考、讨论:这一段告诉了我们什么?(理解:明朝医学家药物学家)
2.学习第2自然段。
自由读并思考:
(1)“那时候”指什么时候?李时珍的父亲不愿让儿子再当医生,为什么用“再”字?李时珍的父亲为什么不愿让他再当医生?
(2)“世代行医”、“救死扶伤”各是什么意思?
(3)李时珍为什么会立下为穷人治病的志愿?3.学习第3自然段。
轻声读,边读边想:(1)“处处留心”、“暗自记下了不少药方”,李时珍为什么要这样做?
(2)“对症”是什么意思?他为什么能说出一张古方解决了父亲遇到的疑难病症呢?
(3)后来他父亲为什么又同意他学医了?父亲从“不愿”到“同意”说明了什么?
五、教学生字词:
诊 职 症 效 凑
六、作业 :
朗读课文,抄写生字词。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听写词语:
诊费 职业 有效 对症 疑难 病症 救死扶伤
2.辨析词语:
“志愿”“自愿”
二、学习课文4—7自然段。
1.学习第4自然段。
(1)轻声读,思考这节共有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句与句是怎样联系的?
(2)引导学生分层,把联系紧密的句子合并在一起。(3)说说3层意思。
(4)理解重点词句。
①“一面行医,一面研究药物”这一句在这儿起什么作用?②李时珍为什么要编写一部完善的药物书?
③“完善”是什么意思?怎样的药物书才能算是完善的药物书?
④找出描写李时珍想法的句子,这些想法说明了什么?2.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导看图,说说图上内容。
(2)读读议议:为了重新编写药物书,李时珍做了哪些准备工作?(先划出有关句子,再同桌交流。)
(3)指导朗读。
①帮助学生定准1、2两句中的重音:轻读“在治病的时候”和重读“亲自”“采药”形成对比,暗示后者难度之大;重读“山高路远”“严寒酷暑”,突出困难之多;重读“走遍了”以及在读两个“不怕”后稍加停顿,突出李时珍不畏艰难的精神之可贵。
②后3句让学生边读边体味边定重音,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读?重读的词语:好几天、饿了、干粮、天黑了、山上、亲口品尝、上万里、千百个、书本上。
③齐读这一节,进一步体会李时珍的伟大精神。
3.学习第6至7自然段。
(1)齐读。
(2)提问:你们有谁见过《本草纲目》这本书?
(3)出示《本草纲目》,让学生翻翻(厚薄),看看(图文),掂掂(分量)。
(4)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这部书怎样?课文中是怎样评价它的?(著名、伟大。)它著名在哪里?为什么说它伟大?(5)讨论后齐读第6、7两段。(6)介绍“出版说明”中的有关内容及第2部药物书《本草纲目拾遗》,告诉学生这本书是清代赵学敏编写,在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后100多年,记载了900多种药物。(7)再问:现在有人正准备编写一部更新更伟大的药物书,同学们知道是谁吗?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意在将理想的种子播进幼小的心田。)
三、作业 。
课文后思考题1、2。
第三课时
一、朗读课文。
二、总结全文。
1.主要内容:课文记叙了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家李时珍,为了解除病人痛苦,立志学医和编写著名药物书《本草纲目》的过程。
2.认识李时珍的思想品质。(救死扶伤,为人类医学作出了卓越贡献。)
3.学习课文的记叙方法,进行具体的示例教学。
三、复述课文。
(着重复述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
四、教学生字词:
缺 载 况 编 酷 拜 访 判 纲 籍 译
五、辨析:
1.药物药材药方药性药效
2.药方良方古方
3.药物书中药书
六、课堂练习。
1.抄写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李时珍是_____朝伟大的______家和______家,他从小就立下了志愿。为了编写《本草纲目》,他不但______还______。采药时,他不怕______不怕______。走了______路,拜访了_____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
(2)李时珍花了______年时间,终于编成了《本草纲目》。这部书有______字,记载了______种药物,是中药书籍中一部_______。
附:板书◆
《李时珍》教学实录 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伟大的医学家和药学家李时珍编写出《本草纲目》,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事情,从而学习他不畏艰险,勇于实践的精神。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归并自然段内容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仿照书上的句子用“不但......还“造句。
4、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归并自然段给课文分段。
教学难点: 学习归并自然段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语激趣:
同学们,当你得病吃药治好了病的时候,你知道吗?许多药方是记载在《本草纲目》这本巨蓍上。这本书是谁写的?他用多长时间写成的?他是一个怎样的?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李时珍》这篇课文。
二、自学(略)
三、读议课文:
1、默读第1自然段,思考;李时珍为什么立下了行医的志愿?
小议理解;“世代行医”、“救死扶伤”.
自由读,议;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李时珍立下行医的志愿。)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思考;李时珍怎样得到父亲的同意开始行医的?
讨论:(用读句了, 抓词语,谈体会的方法)
理解“ 鄙视 “、“疑难病症”、“对症良方”。
点拔:从李时珍能想出对症良方,你看出了什么?
(看出他治病的本领已经不小了。)
轻声读,议;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
(李时珍偷学本领,22岁开始行医。)
3、自由读第二自然段,说说“完善“一词你怎样理解?
讨论:李时珍为什么要重新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
投影: 从“他想,病人吃错了药,那多危险啊,” 你看出了什么?
(看出李时珍处处为病人着想,医德高尚。)
议:这段讲了什么?
(李时珍决心重新编写药物书。)
4、指名读第4自然段,其余人边听边画:
在采药中,李时珍遇到哪些困难?用“_____” 画出,他怎样做的?用“…”画出。
读句子,体会意思;
投影:(1)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产药材的名山。
(意思是:他不怕环境艰险,不怕气候恶劣,勇于吃苦。)
(2)许多药物他都亲口品尝,判断药性和药效。
(意思是:他敢于实践,不顾个人安危,医德高尚。)
口头填空,并说说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
李时珍走了( )里路,访问了( )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说明他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学到了知识,积累了经验,为写书做了充分的准备。)
有感情地朗读,说说这段的主要内容。
(为写书,李时珍亲自采药,访问百姓。)
5、自学第5自然段,填空:(投影)
他整整花了( )年, 终于编写出了一部著名的药物书――《本草纲目》。
这部书有( )字,记载了( )种药物,是一部伟大的著作。
议: 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
(说明编写时间长,字数多,内容丰富,包含的药物多,比较完善。)
齐读,说说主要内容;
(李时珍终写出了《本草纲目》。)
四、指名分段;
为什么说《本草纲目》是一部伟大的著作?你敬佩他什么?
(这本书一百多万字,一千八九百种药物,流传世界。)
五、指导分段;
1、回忆各自然段意,思考:哪几个自然内容跟编写《本草纲目》有关系?
(三、四、五自然段)
2、点拔;这几段讲的都是编书的事,分别讲了著书的原因、准备、结果,因此可以把他们归并在一起,成为一段,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归并自然段内容分段的方法。
3、讨论:全文可分为几段?理由是什么?
(第一段:(1); 第二段: (2); 第三段:(3――5)
4、小结;用归并自然段内容的方法给课文分段,要先读懂课文,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把讲同一个意思的几个自然归并起来就可以了,如果一个自然讲的是一个意思,可以单独分为一段。
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 李时珍
1、立志行医 —— 一、立志行医
2、偷偷学医 —— 二、偷学本领
3、决心编书
4、采药访问 三、编写药书
5、写《本草纲目》
课堂练习
1 、组词; 较 ( ) 珍( ) 编( ) 猎( ) 纲( )
效( ) 诊( ) 遍( ) 错( ) 刚( )
xing ( ) zai ( ) lei ( )
行 载 累
hang( ) zai ( ) lei ( )
2 仿写句子:例:李时珍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还亲自到各地去采药。
(1)赵明不但喜欢打乒乓球,还( )。
(2)不但……不……
《李时珍》教学实录 篇8
一、教学要求
1.阅读课文,了解李时珍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学习李时珍为了能够解除病人痛苦,不畏艰险,坚持实践,行医著书的高尚精神。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珍贵”“记载”“解除”“拜访”“流传”“救死扶伤”“疑难病症”“严寒酷暑”等词语。
3.给课文第4自然段分层次。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写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部分;练习给自然段分层次。
三、教学时间 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今天我们学习第21课《李时珍》,那么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听老师将课文读一遍。教师范读课文。
(二)学习生字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检查学习情况。
编 提醒学生注意读音。
拜、籍 提醒学生注意字形。
有关词语解释:
世代:世世代代,祖祖辈辈。
诊费:看病所收的费用。
救死扶伤:救活快要死的人,扶助受伤的人。
疑难病症:指病因不明,很难医治的疾病。
对症:针对病情。
记载:把材料写下来。
完善:完美。
严寒酷暑:非常寒冷的冬天,非常炎热的夏天。
品尝:仔细辨别,尝尝味道。
流传:传下去,传开去。
3.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三)指导分段。
1.课文主要讲了李时珍的哪两件事?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讲的?
2.课文可分为几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李时珍是明朝的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第二段(第2、3自然段):讲李时珍跟父亲学医。
第三段(第4—7自然段):讲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经过。
(四)作业。
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2.读了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3.什么样的人才可以被称为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什么样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才能被称为伟大的呢?
4.齐读。
(二)讲读第二段。
1.男女生分读第2、3自然段。
2.李时珍的父亲为什么不愿意让儿子当医生,后来为什么又同意了?
3.李时珍为什么要立志学医?
4.李时珍为什么能说出一张对症的古方?想象一下李时珍是怎样“处处留心”、“暗自记下”药方的。
5.李时珍的父亲是不是仅仅因为李时珍说出了一张古方而同意他学医的呢?(主要是被李时珍坚定的决心和刻苦好学的精神所感动,才同意他学医。)
(三)讲读第三段。
1.四排学生分排朗读。
2.学习第4自然段。
①默读第4自然段。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说的是什么?可以分成几层?分层的依据是什么?
②这一自然段的第1句起什么作用?
③李时珍发现旧药物书有什么缺点?(引导学生归纳出“不全”、“不详”、“不对”。)
④李时珍决心重新编书的原因是什么?
⑤齐读第4自然段。
(四)作业。
第三课时
(一)齐读第1—4自然段。
(二)继续讲读第三段。
1.学习第5自然段。
①默读第5自然段,思考:李时珍为编书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②哪句话概括了这一自然段的内容?
③李时珍亲自采药遇到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做的?
④李时珍为什么要亲自品尝药材?这样做有什么危险?
⑤李时珍为什么要请教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
⑥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
2.学习第6、7自然段。
①指名读第6、7自然段。
②为什么说他“终于”编写成了新的药物书?
③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本草纲目》是一部伟大的著作?
(三)总结全文。
1.齐读全文。
2.李时珍为什么能成为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从他编写《本草纲目》这件事反映了哪些好品质?
3.指导学生学习段首概括的写作方法。
(四)作业。
《李时珍》教学实录 篇9
第一教时
一、导言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有光辉灿烂的文明文化,在漫长的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涌现了无数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他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们有的虽然离开我们很久很久,但他们的动人事迹代代相传,他们的光辉思想、崇高品质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发扬光大。我们今天这堂课要了解和学习的是谁呢?
(板书)李时珍。
二、出示像片、介绍人物
你们见过李时珍的像片吗?请看。(提示像片)
师:谁能用黑板上的词语说说李时珍是怎样的人?
出示小黑板(1)
湖北蕲春《本草纲目》药物学家医学家
生:我国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是湖北蕲春人,他写了一本书叫《本草纲目》。
生:出生在湖北蕲春的我国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他写了一本书叫《本草纲目》。
生:李时珍是出生在湖北蕲春的我国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写了一本书叫《本草纲目》。
师:大家说得都非常好!那么现在谁能把“《本草纲目》”这个词放在句子的最前面再说一说?
生:《本草纲目》是由出生在湖北蕲春的我国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编写的。
三、检查预习
1、指名分节读课文。
要求:读准音,不添漏字。
思考:课文主要写李时珍什么事?
2、出示小黑板(2)
那时候,行(xing hang)医是受人鄙视的行(xing hang)业。
师:多音字读哪个音?是第一个击一下掌,是第二个击两下掌。
(学生选择击掌,教师划去错误的拼音。)
师:“行医”是从事医生的职业或做医生的意思,“行业”指职业。“世代行医”指什么?“世代行医”指世世代代,一代一代都做医生。
师:“鄙视”是什么意思?
生:“鄙视”是轻视、瞧不起的意思。
师:出示小黑板(3):
有一回,父亲遇到个疑难病症,一时想不出有效的药方,李时珍轻声地说了一个古方,父亲一听,正是对症良方。
师:三个带点词相同在哪里?不同在哪里?
生:都有“方”,都是药方。
生:“古方”指古老的药方。
生:“对症良方”的“良方”指好的药方。
师:“对症良方”的“症”指什么?
生:这个“症”指疑难病症。
师:“疑难病症”是什么意思?
生:难治的病,难以判断的病。
师:这两段话在哪一小节?
生:第二小节。
师:请一位同学读第二小节,大家思考:
为什么李时珍能说出良方?
生:因为他学医时处处留心,暗自记下许多药方。
(处处留心,暗自记下)
师:正因为如此,父亲同意他学医,这一节写他学医。
(板书:学医)
师:本文主要写了李时珍什么事?
生;这篇文章主要写李时珍立志学医,写《本草纲目》。
四、分节读课文,说出各节意思
师:两大组读一、二节,想想第一节讲什么。
师;第三大组读第三小节,想想第三小节讲什么。
师:第四大组读第四小节,想想第四小节讲什么。
师:齐读最后一节,说说这一节讲什么。
师:哪几节同编书有关?可合并为一段,课文重点写编书。
五、讲读重点段
师:请一位同学读第三节。
思考:这一小节共有几句话,每句话讲什么?
(读后提问)
师:这一节共几句话?
生:共有四句话。
师:分小组读四句话,再思考提问。
师:现在教师先讲第一句,另外三句话等会儿请同学上讲台讲。
这一句说了李时珍在行医的同时研究药物。用上“一面----一面——-”连接“行医”承接上文研究“药物引起下文,起过渡作用。
另三句证讲什么?(请三位同学上么讲)
生:第二句讲了李时珍发现的药物收有缺点。
生:第三句讲他想病人吃错了药多危险。说明他时时想着病人。
生:第四句,讲他决心编一本比较完善的药物书。
师:“完善”指什么?
师;李时珍为什么要编一本比较完善的药物书?
生:为了病人不吃错药。
生:因为旧的药物书有许多缺点。
生:因为李时珍处处想着病人,他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感,不愿见到病人因吃错药而治不好病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决心编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
六、练习
1、组词接龙。
2、出示小黑板(4)
药______ 药_______ 药______ 药_________
_______方________方_______方_________方
(1——4组)说“药”,(5—8组)说“方”,每人说一个,先说书上的,再扩展书外,小组讨论。
第二教时
一、复习检查
师:(出示小黑板)请看半分钟后填写,注意记忆方法。
本草纲目 医学家 药物学家 药方 世代行医 古方
疑难病症 对症 良方 药材 药性 药效 完善 救死扶伤
师:请同学互相批改。(出示小黑板)
师:请填对8个以上的举手。请填对最多的报。
师:请最多的同学介绍经验。(怎么记忆的)
生:我是用的归类法。先记有“药”字的词:药方、药材、药性、药效;再记有“方”字的词。
生:我是记每个词的开头第一个字。
导读第四节
师:谁来说说我们学习第3节的方法?
生:读课文思考这一小节几句话。每句话讲什么。
师:用学习第三节的方法学习第四节,小小班讨论交流。
师:这一节共几句话?(5)
(出示小黑板)
李时珍为了写这部书,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积累经验,还亲自到各地去采药。他走了上万万里路,拜访了千百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师:李时珍为写书作准备,做了三件事,只要两句话就行了,你们读一启遍。
(学生读时教师圈:积累经验;采药;拜访)
师:中间三句话不写可以吗?为什么要写这三句话?
生:这三句话不能不写,这样写具体。
生;这样写突出李时珍在采药过程中不怕艰苦,不怕危险,踏实工作,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这三句话一定要写。
师:课文具体地写了李时珍在采药过程中不怕困难、不畏艰险的动人事迹。赞扬了他的可贵精神,突出了人物形象。这三句话不能不写。让我们以赞美的语气读这三句话。
师;再请同学们插图,想想:这是李时珍在向谁请教?从何见得?
生:这是李时珍在向樵夫请教。我从图上画的樵夫背上的柴禾看出来。
师:讲得对,李时珍不耻下问,向各行各业的人学习请教,为的是编写好《本草纲目》。
三、导读第五节
(指名读第五节)
师:为什么说《本草纲目》是伟在的著作?
生:因为写这本书用了27年的时间。(板书:时间长)
生:因为这本书字数多,有一百多万字。(板书:字数多)
生:这本书内容丰富,记下了一千八九种药物。(板书:内容丰富)
生:这本书流传广,已译成几国文字。(板书:流传广)
四、总结
1、梳理内容
师:这篇课文写李时珍从小立志学医,在行医过程中发现药物书有许多缺点,他怀着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决心重编新药物书,作了认真准备,终于写成。反映了他为人民不怕艰苦、不怕危险、踏实认真,一心为人民的好思想、好品质。
师:请大家读全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出示小黑板)
因为李时珍_____所以立下为穷人治病的志愿.
因为李时珍_____所以他父亲同意他学医了.
因为李时珍_____所以他决心重新编写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
因为《本草纲目》这部书_____所以说是一部伟大的著作。
师:请同学们在小小组进行说话练习,等会儿由一个小小组的四个人上台讲。
五、扩展
师:李时珍刻苦钻研、潜心研究的事迹很多,就拿书上讲他走了上万里路,拜访了千百个医生、农民
就可知道这里有许多故事,同学们一定还想知道,教师向大家推荐课后阅读――《扩展阅读》。
《李时珍》教学实录 篇10
《李时珍》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立志学医和编写《本草纲目》的事。教学本课要使学生感受到李时珍刻苦钻研、勤于实践的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忘我的精神,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愿望和积极性。根据课文特点、聋生身心特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李时珍的伟大和《本草纲目》的伟大。2、学习用自然段归并的方法给课文分段,尝试归纳段落大意。3、学习、交流搜集、处理信息的基本途径与方法。
一、抓住信息搜集,丰富课程资源,丰富学生经验,拉近生本距离
本课内容是真人真事,但是距离聋生的现实生活比较远。李时珍的不怕艰苦,不怕危险的精神难以激起学生深层次的情感共鸣。如果仅仅利用简短的导入的几分钟时间为学生介绍时代背景、人物,学生不会有较深的体会。因此,课前,我引导学生阅读有关李时珍的书籍,上网查阅李时珍的资料。这样的教学设计,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在补充教材、拓展教材、开发教材的同时,帮助学生建立起了相关知识背景,拉近了学生与教材对话的距离,增强了教材的感染力,更增强了文本人物的感染力。
二、抓住主要事件,理清课文顺序,理解课文内容
《李时珍》这篇课文记叙顺序阴晦,聋生理清文章写作顺序有一定的难度,教学参考书上认为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两大事件:“立志学医”和“编写《本草纲目》”,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叙述的,这样的判断不无道理。但作者在叙述这两部分内容的时候,角度有所转换,不利于聋生学习围绕中心选材按一定顺序叙述的方法。因此教学本课时,我只指导聋生抓住“立志学医”和“编写《本草纲目》”两件事理清作者叙述的顺序,即按时间的顺序叙述。对于两件事本身的叙述顺序避而不谈。
三、抓住两个“伟大”,统领全文,进行辐射教学
抓住两个“伟大”,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理清文章思路,理顺结构关系,加深对课文人物精神品质的感悟。本节课中,我引导学生探究出文章的中心段(课文第一自然段),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出关键性的词语“伟大”,将此“文眼”作为基点,纵横交错、全方位地向全文进行幅射,挖出了文章的主旨来,使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伟人的精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体会。其次,教师抓住了文眼,就巧妙地利用了学生渴求知识的心态,从而更好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以知识之清泉进行浇灌,使学生兴趣盎然,与文本、作者产生了积极互动,产生了情感共鸣,自然轻松,张弛有致,效益倍增。就实际教学效果来看,本课时“抓文眼、摄全篇”的教学策略很好地取得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四、抓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揭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本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1、在读懂自然段的基础上给课文分段。2、在给课文分段的基础上学习归纳段落大意。是“了解叙述的顺序,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记叙事情的方法。”,我把以上两点作为本节课“过程与方法”的训练目标,此外,在这节课上,我还根据学生课前搜集信息的学习实践有意识地将信息搜集的过程、方法的揭示和指导作为重点训练内容和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所以,我们更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使他们在学校里不仅做到“学会”,而且要“会学”。只有在 “学会”的基础上做到“会学”,才能真正成才。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只有当学生积极想学而又懂得怎样学习时,他们才可能取得理想结果。”
本节课,我非常重视抓住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的揭示,引导学生经历并体验语文学习过程,掌握语文知识形成的规律,学会正确的语文学习和探究的方法。教师与学生共同把学习的过程变成了探寻形成结论和方法的生动过程,引导学生经历实践、发现、总结、建构等思维活动过程,伴随着思维的碰撞、同伴的论争、知识的比较,获得结论,总结方法,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李时珍》教学实录 篇11
一、教学要求
1.阅读课文,了解李时珍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学习李时珍为了能够解除病人痛苦,不畏艰险,坚持实践,行医著书的高尚精神。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珍贵”“记载”“解除”“拜访”“流传”“救死扶伤”“疑难病症”“严寒酷暑”等词语。
3.给课文第4自然段分层次。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写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部分;练习给自然段分层次。
三、教学时间 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今天我们学习第21课《李时珍》,那么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听老师将课文读一遍。教师范读课文。
(二)学习生字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检查学习情况。
编 提醒学生注意读音。
拜、籍 提醒学生注意字形。
有关词语解释:
世代:世世代代,祖祖辈辈。
诊费:看病所收的费用。
救死扶伤:救活快要死的人,扶助受伤的人。
疑难病症:指病因不明,很难医治的疾病。
对症:针对病情。
记载:把材料写下来。
完善:完美。
严寒酷暑:非常寒冷的冬天,非常炎热的夏天。
品尝:仔细辨别,尝尝味道。
流传:传下去,传开去。
3.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三)指导分段。
1.课文主要讲了李时珍的哪两件事?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讲的?
2.课文可分为几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李时珍是明朝的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第二段(第2、3自然段):讲李时珍跟父亲学医。
第三段(第4—7自然段):讲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经过。
(四)作业 。
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2.读了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3.什么样的人才可以被称为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什么样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才能被称为伟大的呢?
4.齐读。
(二)讲读第二段。
1.男女生分读第2、3自然段。
2.李时珍的父亲为什么不愿意让儿子当医生,后来为什么又同意了?
3.李时珍为什么要立志学医?
4.李时珍为什么能说出一张对症的古方?想象一下李时珍是怎样“处处留心”、“暗自记下”药方的。
5.李时珍的父亲是不是仅仅因为李时珍说出了一张古方而同意他学医的呢?(主要是被李时珍坚定的决心和刻苦好学的精神所感动,才同意他学医。)
(三)讲读第三段。
1.四排学生分排朗读。
2.学习第4自然段。
①默读第4自然段。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说的是什么?可以分成几层?分层的依据是什么?
②这一自然段的第1句起什么作用?
③李时珍发现旧药物书有什么缺点?(引导学生归纳出“不全”、“不详”、“不对”。)
④李时珍决心重新编书的原因是什么?
⑤齐读第4自然段。
(四)作业 。
第三课时
(一)齐读第1—4自然段。
(二)继续讲读第三段。
1.学习第5自然段。
①默读第5自然段,思考:李时珍为编书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②哪句话概括了这一自然段的内容?
③李时珍亲自采药遇到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做的?
④李时珍为什么要亲自品尝药材?这样做有什么危险?
⑤李时珍为什么要请教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
⑥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
2.学习第6、7自然段。
①指名读第6、7自然段。
②为什么说他“终于”编写成了新的药物书?
③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本草纲目》是一部伟大的著作?
(三)总结全文。
1.齐读全文。
2.李时珍为什么能成为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从他编写《本草纲目》这件事反映了哪些好品质?
3.指导学生学习段首概括的写作方法。
(四)作业 。◆
《李时珍》教学实录 篇12
《李时珍》教学反思——紧跟主线抛出大问题
在处理二课时的时候,我先请学生对李时珍进行评价,从各方评价中归纳出“了不起”。那么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李时珍很了不起,为什么?这就成了整堂课的一个主线问题。随着学生的回答,我落实着板书——立志行医、偷学医术、持之以恒等等,并找到文中相应的段落读一读,带着体会来读课文会读得更有感情。
学生说到重点段落的时候就放慢速度并着力解决课后思考题。本文重点段落为3、4自然段,三自然段主要请学生勾画词语,明白旧书的缺陷有哪些,不需要太多理解。而四自然段则要深入分析李时珍为了写书都做了些什么,例如:上山采药、山顶过夜、亲口偿药等等,说一说李时珍为什么要这么做,其实这也是对李时珍“了不起”的更加深度的理解。
最后请学生根据板书理出文章思路,说一说《本草纲目》是如何被写出来的。学生往往一来就答到李时珍到处采药……后来就写出了这本书,他们忽视了李时珍还有从小立志行医帮助了他,进一步阐释了志向的推动作用。除了这些重点外,一些细小的问题我们也不能忽视——李时珍还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旧书的缺点为什么只有他看见;坚持不懈不仅体现在苦学医术,还包括写书前后花了27年,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良好品质。
这堂课问题设置简单,但是在操作的时候启发还不够,老师牵引的痕迹比较重,各环节联系不自然,有待精细设计。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李时珍》教学反思
上两天听了王老师的《李时珍》,感觉还不错。今天我也上这一篇课文,于是借鉴了他的教案,吸取精华,去其糟粕。下面就几个修改的地方谈点自己的看法。
第一处:在教学第三自然段时,上一次王老师主要让学生读课文,自己来归纳出旧的药物书的不足之处。今天,我把这个归纳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己朗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但这个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比较难。于是,我又铺设了一个台阶,第一处不全面,由我来概括,接下来,让他们按照老师的格式来概括,这样就降低了难度,在第二处概括的时候,我就引导他们去概括,第三处就放手让他们概括,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很快就能概括出旧的药物书的缺点:不全面、不完整。我觉得我们应该相信学生的水平,哪怕他说得不好,不完整,但是最起码我们给他们一个思考的空间,给他们一个发挥的余地。长此以往,他们的思维能力,概括能力会不断增强。
第二处:在教学第五自然段时,王老师是先出现课后题中的一个句式,让学生来填再去感受。我觉得这样容易把学生困死,于是就让学生去读第五节,让学生说说从哪儿体会到《本草纲目》的完善之处。学生起先的时候把整句话读出来,然后我点拨:课文中的哪些词语更能说明它的完善之处?于是,学生就轻而易举地找出一些关键的词语来进行体会。放开手脚,让学生去读去体会,其实我们的学生会做得很好的。
第三处:在教学第四自然段,让学生品读感悟的时候,我先让学生找句子朗读、品悟,然后提问:根据课文中的语言文字,发挥你们的想像,李时珍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遇到哪些困难?先同桌交流,再指名回答。学生兴趣盎然,想像丰富。给学生多大的空间,他就能创造出多大的奇迹。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教会学生根据文字去想像,但不能约束他们的想像空间,任他们自由发挥,因为,孩子的世界精彩无比。
第四处:在最后练笔之处,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写话的机会:李时珍编写出了《本草纲目》,你觉得谁会最受益,谁会感谢他?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位来表示你的感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构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学习呼唤着学生主观感受的表述,内心情感的流露,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现。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把课堂中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给学生创设一个好好读书的空间,处处给他们心灵的自由,让他们在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中,兴致勃勃地去探索,去研究,并且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给学生一个展示的舞台,他就能跳出优美的舞蹈,给学生一个发展的空间,他就会奏出动听的乐章。
《李时珍》课堂教学反思
《李时珍》这篇文章,讲述了我国明朝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一边行医一边研究药物,用了27年时间,编写出《本草纲目》这部药物书,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事,表现了李时珍不怕困难、勇于探索和实践的精神。
.在课堂教学中,我先定好问题的切入点,主要是捕捉学生兴趣点和难点,引导学生在阅读课外相关资料及初读课文后,说说为什么称明朝的李时珍是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从而引出《本草纲目》一书。然后要求学生围绕这篇课文提出问题,师生共同归纳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1)这是一本怎样的书?(2)李时珍为什么要重新编写这本书?(3) 他是怎样编写这本书的?(4)为什么说《本草纲目》是一部伟大著作?再让学生围绕自己提出的问题,进一步品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读中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交流,有的学生用课文的语句来回答,有的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可见学生在读中完成了对课文的理解、领悟和内化。从而实现个性化的阅读,使教学走出教师烦琐提问、学生被动应答的局面。再让学生体会:你们认为李时珍是个怎样的人?”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与小组同学讨论这个问题。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讨论问题,增强了学习兴趣,又交流了各自的看法,互相补充。在学生的讨论交流中,进一步体会了李时珍不怕困难,勇于探索和实践的精神。
精读课文,让学生找出重点句段,加深句段的理解、体会。例:“他发现旧的药物书有不少缺点:许多有用的药物没有记载;有些药物只记了个名称,没有说明药性和药效;还有一些记错了药性和药效。” 用自己的话说说旧的药物书有哪些缺点,说说一部比较完善的药物书是怎样的?再来看看这句话的标点,能不能调换次序?这样的教学设计,既强调了学生的自主阅读实践,又重视了学生言语实践,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把课文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又如在解决学生提出的第三个问题时,我让学生说说你从李时珍编书的过程中感受到什么?找找令你感动的句子,并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为什么令人感动。又例如:“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有时好几天不下山,饿了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 学生感受到了李时珍编书的艰难。从“许多药材他都亲自品尝”学生也体会到李时珍为了编书所经历的危险。从“他走了上万里路,访问了千百万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想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身没有的知识。” 学生感受到了李时珍的虚心学习。
这样设计既让学生学会如何提问题,又学习了品读、感悟的能力。
上一篇:《雨中》教学实录
下一篇:《小镇的早晨》课堂实录及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