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 —— 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精选2篇)
人类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 —— 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 篇1
第五课: 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
一、 人类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
lm
教学目标
认知性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什么是环境问题及现实存在的一系列环境问题,充分了解环境问题给人类乃至整个地球带来的严重的危害。
能力性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互助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并进一步提高他们以实际行动依法保护环境的能力和自觉性
觉悟性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深刻感受到依法治理环境的重要性、迫切性和长期性,从小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环保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
教学重点:环境问题的严重危害题
教学难点 :环境问题的含义
课前准备:1 提前布置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搜集有关环境问题的资料。
2 组织学生自编自演小品《地球就诊记》。
3 布置学生预习课文主要内容,明确学习目的。
4 准备好多媒体、录音机、实物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教学方法:1 创造机会,使学生在课前动起来,课中活起来,课后神起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
2 运用情境教学法、讨论分析法、互动交流法等方法,辅之以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力争做到知识、能力和觉悟的同时提高。
教学用具: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
教 学 过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² 点击课件,播放动化和音乐,提醒学生们做好课前准备。
(一)学生讲坛:
² 教师对学生的“举案说法”加以点评。
(二) 导入 新课:
² 多媒体设备展示背景图片加以配合。
(三) 讲授新课:
1 讨论学习
² 点击课件,屏幕显示讨论题。教师要求学生结合小品和课本知识为“地球先生”找病因。并思考它所带来的危害。
² 教师适当的加以归纳、提高。
² 由两位学生上台“举案说法”。
² 学生表演小品《地球就诊记》。
² 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学习
² ,在讨论的基础上,学生们充分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点明环境问题的表现、危害以及造成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
调整心态,做好课前准备。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培养互助学习的能力。
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2 知识整理
² 在小组讨论归纳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点的整理。随着多媒体屏幕不断显示的知识点,以小组接龙的形式,要求学生回答相关内容,教师适当予以讲解、补充。 (以学生回答为主,教师讲解为辅)
3 知识窗
² 教师重点解释“可持续发展战略”,屏幕显示相关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并突出依法治理环境的内容。
(四)课堂活动:
² 教师主持“请你参与” 的活动。
² 对学生的调查报告给与评价。
(五)知识反馈:
² 点击课件,以“网络追踪”的形式展示多组材料,要求学生七嘴八舌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² 点击课件,屏幕显示诗歌“家”
(六)情感升华:
² 通过前面的学习与讨论请同学们谈谈感想。
² 教师提出要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环保理念。
² 师生同宣誓: 要爱护地球,保护地球,为人类拥有一个美丽的家园而奋斗。
(七)行为指导:
² 点击课件,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为环保组织设计标志图。
² 想一想我能为环保做些什么?并试着去做一做。
² 小组接龙回答相关知识点的内容。
² 听课、记笔记。
² 学生课前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了环境问题的资料收集以及周边环境调查,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查结果的汇报。(可以运用实物投影仪、录音机等设备展示学生收集的相关资料、磁带。要求学生边讲解边展示。
² 七嘴八舌回答问题。
² 学生朗诵诗歌。
² 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观点。
² 起立,宣誓。
²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设计环保组织标志土。完成设计后,可以登台展示自己的作品。
² 思考、讨论、回答,并以小组为单位,课后尝试着去做一做。
巩固知识,调动学习积极性。
掌握知识,感受到依法治理环境的重要性、迫切性和长期性,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检测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增强情感共鸣。 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环保意识,
情感升华
² 提高学生依法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培养实践能力。
附:
课堂练习——
1 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5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1/4,据调查表明,90年代初,全国缺水城市已发展为近300个,较严重缺水的城市有100多个。我国80%以上的污水未经有效处理就直接排入水体,已造成1/3以上的河段受到污染,90%以上的城市水域严重污染,近50%的重点城镇的水源不符合饮用水标准.
通过这些数字,你想到了些什么?
2 1998年长江特大洪灾给中国社会经济造成了 巨大损失。造成的直接 经济损失将达2000亿元以上。一些统计数据还表明:
①洪灾使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减缓至少0.5%
②农业上,粮食产量比去年减产11%。
③工业上,一些企业受洪水影响,被迫停产;工业增加产值比去年同期减少0.3%。
④就投资和消费而言,洪水减缓了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进度,削弱了市场消费能力,尤其是农村市场的消费能力。
请思考:1、从环境问题的角度看,你认为长江洪灾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反映出环境问题的危害是什么?
3 我国沙漠化防治总体上仍是治理速度赶不上沙化速度,形势非常严峻。据统计,目前我国沙化土地面积达168.9万平方公里,而且土地沙漠化面积仍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相当于损失一个中等县的国土面积。土地沙漠化以危及1亿多人口的生存和发展。以上的资料与图片告诉我们什么?
作业
1 请学生创作一个环保组织标志, 表达自己对环保的期望。
2 想一想:我能为保护环境做些什么?并试着去做一做。
教案点评:
此教案的设计力图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传授课本知识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教案的设计中,体现了政治课的特点,即知识、觉悟、能力三者的统一;同时注意寓教于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课前“动”起来,课中“活”起来,课后“神”起来。
人类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 —— 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 篇2
人类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
教学过程 :
整堂课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以教学内容为线索,相关内容组分别进行成果交流,由于每个组收集的材料不一定全面涉及全部教学内容,所以这个过程是一个共同分享成果的过程。在交流中,获得对全部知识的进一步了解,教师则当好引导者和组织者,有计划的推进教学内容。
第一步:对环境及其要素进行分析。
让同学们根据自己小组讨论的结果说明有关环境及要素,由于这一问题地理课中曾经涉及,大家很快达成共识,而且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大体归纳出以下结构图:
第二步:对环境问题及其表现进行分析。
同学展示有关环境问题具体表现的材料(经筛选后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材料和案例)
材料1:据统计,1994年全国废气排放量11.4万亿立方米,废气中烟尘排放量1414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825万吨。目前我国大中城市的大气质量普遍较差,全国五百多个城市中,达到国家一级准的不到1%。北京、沈阳、西安、上海、广州都在世界十大污染程度最严的城市之列。
材料2:2001年1月30日,罗马尼亚西北部一个金矿污水沉淀池发生泄露事件,氰化物废水流入了多瑙河支流之一匈牙利的蒂萨河。据悉蒂萨河中氰化物含量最高超标800倍,受污染水流经之处,所有水生生物几乎全部迅速死亡。
图片
材料3:观看录像《造纸厂、化工厂排污造成大量渔业损失》。
归纳:污染环境——向自然环境任意排放废弃物。
材料1:
我国森林资源约为18.69亿亩,居世界第8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为1.68亩,相当于世界人均量的13%,居世界第121位。据测算,森林提供木材和林产品的价值仅为其全部价值1/4,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价值则为3/4。
图片
归纳:破坏环境——不适当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第三步:对环境问题的危害进行分析。
材料1:
观看录像:内容大概:《寂静的春天》成为一部畅销书,书中描写农药喷洒,影响到鸟类的生存,同时它们的食物链也影响到人类的生存。
材料2:
每天有100种或每15分钟有一种物种从地球上永远消失,在今后20年里,如果我们还不行动起来,阻止人为地对自然的侵害,可能有100万种物种处于死亡的威胁中。
展示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图片中的一切说明了什么?
学生讨论分析并得出结果:环境问题使生态平衡受到破坏。
归纳:环境问题危害一—威胁生态平衡。
材料3:
1984年12月3日凌晨2时30分,位于印度中部博泊尔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的地储气罐阀门破裂,45吨左右的毒气泄漏。正在熟睡的人们被毒气熏得难以忍受,摇晃挣扎想跑出毒雾笼罩的地方,引起了一片惊慌。当场就使该城的350人窒息死亡,有12000人被送往医院。最终造成2000人死亡。
材料4:
观看录像:内容大概—不同工矿企业所排放的废弃物造成的污染不同,影响江水,也影响市容卫生,并威胁着人类健康。
展示图表:
归纳:环境问题危害二—危害人类健康。
材料5:
我国的石油探明储量居世界第9位,但人均2.9吨,居世界第49位。有人预计,按目前的开采速度,只需五六十年即可耗去全部石油储量。照此下去,我们当代人吃子孙饭,后人将失去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的能源,连生存都成问题,何以谈发展!
图片展示:《无节制的开采石油》
归纳:环境问题危害三—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能同步并行吗?
讨论情形:
学生甲讲了“杀鸡取卵”的故事,认为无节制的开采将会制约经济的长远发展,试图说明不注意环境保护就会阻碍经济发展,所以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应同步进行。
学生乙举例:德国森林面积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在境内设立了大面积的天然林保留地,严禁砍伐;日本不愿意砍伐自己的一棵树木,每年却从周边邻国进口大量的一次性筷子,这种只要自己柳暗花明,不管他人山穷水尽的做法,并非经济和环保的同步发展,由此认为根本不可能存在同步发展。
学生丙发言:现在我们常听到把开发西部旅游作为带动西部经济发展的一条途径,而且确实有很多生态旅游区的开发同时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这说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可以同步的。
教师简单归纳并概括本节课知识点。
用结构图表示如下:
教案点评:
整堂课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以教学内容为线索,相关内容组分别进行成果交流,在交流中,获得对全部知识的进一步了解,教师则当好引导者和组织者,有计划的推进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