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易文君范文网!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

johngko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0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0nE易文君-文库范文网

教学目标
    1.把握等比数列前 项和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1)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转化的思想;
    (2)用方程的思想熟悉等比数列前 项和公式,利用公式知三求一;与通项公式结合知三求二;
    2.通过公式的灵活运用,进一步渗透方程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等价转化的思想.
    3.通过公式推导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思维的严谨性的练习,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先用错位相减法推出等比数列前 项和公式,而后运用公式解决一些问题,并将通项公式与前 项和公式结合解决问题,还要用错位相减法求一些数列的前 项和.
    (2)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难点是等比数列前 项和公式的推导与应用.公式的推导中蕴含了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分类讨论思想,错位相减法等),这些思想方法在其他数列求和问题中多有涉及,所以对等比数列前 项和公式的要求,不单是要记住公式,更重要的是把握推导公式的方法. 等比数列前 项和公式是分情况讨论的,在运用中要非凡注重 和 两种情况.
    教学建议
    (1)本节内容分为两课时,一节为等比数列前 项和公式的推导与应用,一节为通项公式与前 项和公式的综合运用,另外应补充一节数列求和问题.
    (2)等比数列前 项和公式的推导是重点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实例,发现规律,归纳总结,证实结论.
    (3)等比数列前 项和公式的推导的其他方法可以给出,提高学生学习的爱好.
    (4)编拟例题时要全面,不要忽略 的情况.
    (5)通项公式与前 项和公式的综合运用涉及五个量,已知其中三个量可求另两个量,但解指数方程难度大.
    (6)补充可以化为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数列求和问题.
    教学设计示例
    课题:等比数列前 项和的公式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把握等比数列前 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能初步运用这一方法求一些数列的前 项和.
    (2)通过公式的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猜想、分析、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3)通过教学进一步渗透从非凡到一般,再从一般到非凡的辩证观点,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公式的推导及运用,难点是公式推导的思路.
    教学用具
    幻灯片,课件,电脑.
    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问题见教材第129页)提出问题: (幻灯片)
    二、新课讲解:
    记 ,式中有64项,后项与前项的比为公比2,当每一项都乘以2后,中间有62项是对应相等的,作差可以相互抵消.
    (板书)即 , ①2页,当前第112

精选图文

15504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

月会员
每天0次下载
1元/30天
直接下载
单次下载
0元/次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支付
金额:
常见问题

请登录之后再下载!

下载中心

您的账号注册成功!密码为:123456,当前为默认信息,请及时修改

下载文件立即修改

帮助中心

如何获取自己的订单号?

打开微信,找到微信支付,找到自己的订单,就能看到自己的交易订单号了。

阅读并接受《用户协议》
注:各登录账户无关联!请仅用一种方式登录。


用户注册协议

一、 本网站运用开源的网站程序平台,通过国际互联网络等手段为会员或游客提供程序代码或者文章信息等服务。本网站有权在必要时修改服务条款,服务条款一旦发生变动,将会在重要页面上提示修改内容或通过其他形式告知会员。如果会员不同意所改动的内容,可以主动取消获得的网络服务。如果会员继续享用网络服务,则视为接受服务条款的变动。网站保留随时修改或中断服务而不需知照会员的权利。本站行使修改或中断服务的权利,不需对会员或第三方负责。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