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班级(精选9篇)
我们的班级 篇1
教学目标:
1、以集体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一棵“集体的大树”,认识到集体与个人的关系。
2、在活动中认识同学,了解集体,热爱集体,体验活动的乐趣。
教学准备:
1、课前老师推荐一些名人资料:中外名人传记、传奇、世界杰出人物的少年时代。
2、学生自主收集网上、书报杂志上的名人故事或人物传记。
3、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划分:
共三课时,本节为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课上设疑:上课前先请同学们自己阅读课文的第一段,能回答两个问题吗?
2、学生小组讨论
3、分小组展示对班级与个人关系的形象比喻,学生互评。
4、课堂朗诵《我是》
5、(出示集体大树)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
讨论:如何才能使这棵大树变得完整?并且能来到我们这个集体中?
结论?制作树叶——写上名字——贴在大树上。
6、教师小结:这棵大树代表我们的班集体,但它不是一棵完整的数,只有我们每位同学都来到这里,成为它的一员,这棵树才能茁壮地成长。希望大家一起动脑筋,制作出显示自己特长地“名字树叶”现在我们就来运用这两种方法看谁地树叶最先来到“集体大树”上。
7、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要求:选择自己喜欢地彩色纸撕或剪树叶;树叶形状力求新颖,独特;树叶设计得要大,用深色笔在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特长和自己的理想。
8、师生共同将“名字树叶”贴在“集体大树”上。
围绕“集体大树”,请“名字树叶”的作者逐个向全班同学介绍。全班同学以掌声鼓励,使介绍者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9、听配乐诗朗诵,集体思考:
我从集体生活中得到了
我从集体生活中懂得了
我从集体生活中
10、教师总结:
同学们你们看,我们用“名字树叶”装点得这棵“集体大树”多美呀!我们得班级正是有了你们一个个健康的身影而充满朝气和活力,我们感受到了集体力量的作用,集体因为有我们的存在才充实,才充满活力,我们也因为有集体的爱护、培养才能够茁壮成长。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将共同生活在这个集体中,用我们的行动去维护它,用我们的双手将它建设得更加美好!
11、作业:请以同学们在课间对我们班级得现有状况做一个调查,为下节课 得学习打下一个好的基础。
我们的班级 篇2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
第7课 我们的班级
教学目标:
1.以集体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一棵“集体大树”,认识到集体与个人的关系。
2.在活动中认识同学,了解集体,体验活动的乐趣,感受集体的凝聚力,感受集体的温暖。
3.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热爱集体,积极参加集体活动,愿意为班集体多做贡献。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准备剪刀、彩纸、胶水,“集体大树”范围图,录制配乐诗朗诵磁带。
二、教学过程:
(一)看录像导入,揭示课题。
1.学生观看一段录像。(学生在集体中生活的场景)
2.师:同学们,我们要得到健康地成长,就需要有一个健康的班集体。但是,良好的班集体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需要经过老师和全体同学的共同努力与建设才能逐步形成。今天,我们就来谈谈“我们的班级”。
(二 )学习“我们长在同一棵树上”
1.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开头的一段话,想一想,你是否有这位同学同样的困惑呢?你能用一个很形象的例子说清自己与班级的关系吗?
2.分组进行讨论。
(小组内各人交流个人与班级关系的形象比喻)
3.集体汇报,展示。
(1)各小组汇报(各组推荐一份,由组长汇报,展示)
出示:班级是
我是
我的理由是
(2)师生共同点评:各组的比喻有什么优点?又有什么不足?哪组的比喻最形象?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发学生对“我”与“班集体”这一问题的思考,进一步在学生的大脑中建构起对班集体的理性理解。)
4.课堂朗诵表演。
(1)师:有一首诗歌把班级和个人的关系作了形象的比喻,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2)播放配乐诗歌《我是——》
(3)朗诵表演。(鼓励学生用不同的组合方式进行朗诵)
(配乐朗诵,在学生讨论之后播放,加深学生对“个人”与“集体”关系的进一步理解。)
5.制作“集体大树”
(1)师:就把班级比喻成一棵大树吧!我们怎样才能使这棵大树“枝繁叶茂”呢?
(老师在黑板上帖一段纸做的树干)
(2)启发学生想象出制作“集体大树”的方法。
提示:每人做一片叶子,可以写上自己的理想、特长、爱好,也可以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等。
(3)写上自己的名字,将代表自己的叶子贴在“集体大树”上。
(4)欣赏“集体大树”。
指名读一读“名字树叶”的内容,师生共同评议。
(5)师小结:每个同学都是班级树上的一片叶子,只有大家团结友爱,共同进步,这棵“集体大树”才能茁壮成长。
(以集体合作的方式,尝试用各种方法制作“名字树叶”,共同完成一棵“集体大树”,使学生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认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其主要的任务不是讲解教科书,而是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习惯,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
6.阅读“三味书屋”,集体思考。
(1)小声阅读“三味书屋”内容。
(2)出示思考题: 我从集体生活中得到了
我从集体生活中懂得了
我从集体生活中
(3)集体交流。
(一段记忆,加上思考,引起学生的回忆,把学生们带回了那一幕幕集体生活的画面中,再次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和幸福。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它旨在使儿童获得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体验,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发展主体意识,形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为儿童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奠定基础。)
(三)课堂总结
集体因为有了我们的存在才充实,才充满活力;我们因为有了集体的爱护、培养,才能够茁壮成长。我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维护它,用我们的双手将它建设得更加美好!
(四)作业
请同学们在课余时间对我们班级的现有状况做一个调查(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三、课件制作和使用的设想:
1.课前组织学生录制好《我是——》的配乐朗诵磁带。
2.课前录制一段学生在集体中生活的场景录像。重点突出同学们在集体的帮助下学会了生活、学习,学会了自理。
四、对本课时教学的简短提示与建议:
1.课本中以大树比喻班集体,以树叶比喻每位学生,使孩子们感到新奇,充满了参与的欲望。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一比喻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反思的过程中感悟同学间合作的幸福、快乐,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第二课时
一、课前准备:
1.课前对本班级的现状及特点进行梳理。
2.准备彩纸、笔墨、颜料、剪刀等。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我们这个集体就像一棵大树,每位同学就像大树上的一片片树叶。那么,咱们这棵“集体大树”究竟长得怎么样呢?
(二)学习“咱们这棵树长得怎么样”
1.“夸夸我们的班集体”
(1)观看一段班级文艺活动场景的录像。(学生以说、唱、小品、舞蹈等形式来夸夸班集体的)
(2)师: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特点,我们这个班集体的特点是什么呢?能不能用简练的语言把它描述出来?或是编一个快板、数来宝,演一演、唱一唱呢?
(3)学生分组交流。在小组内练说、演练。
(4)集体交流、汇报。各小组代表上台说一说、演一演。
(5)评比。(以鼓励为主,只要抓住班级任何一点特征进行表演发挥,就大力表扬。)
(寻找班级的闪光点,夸夸我们的班集体,使学生对所在的班集体有所了解,有所喜爱,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的思想感情。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活动应源于儿童的生活又高于生活,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的生活。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地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
2.为班集体起“代号”、选“班色”。
(1)起“代号”
师:根据大家描述的班级“性格特征”,一起来为我们班级起个“代号”。
(2)出示: 我起的“代号”是
我的理由是
(3)选“班色”
师:人们喜欢用颜色表示自己的性格特征,你认为哪种颜色与我们班的“性格特征”相符,可以作为我们的“班色”?
(出示颜色的含义供学生选择)
红色代表热情 白色代表纯洁 黑色代表庄严
绿色代表活力 紫色代表高贵 黄色代表安宁
(4)出示:我认为
因为
(5)投票表决
师:哪一种“代号”、“班色”最能体现我们班级的“性格特征”呢?我们投票表决吧。
(根据各组推荐的班级“代号”、“班色”进行投票表决。)
3.设计班级座右铭
(1)师:一个班级有优点也有缺点。你能不能把最让你失望的地方也说出来呢?
(2)分组交流,说说本班存在的问题。
(3)师:根据班级的缺点,你能提出改进的意见吗?
(4)师:座右铭是人们激励、警戒自己,作为行动指南的格言。各小组为本班设计一个座右铭,让全班同学共勉。
(5)集体汇报,师生共同评议。
4.设计班徽
(1)班徽是班集体的象征。你们准备为班集体设计一个什么样的班徽呢?
(2)各小组设计班徽。
(3)各小组展示自己设计的班徽,并向大家说明含义。
(4)选出一个最具代表性的班徽作为班级的班徽。
(5)举行班徽挂牌仪式。
(起“代号”、选“班色”,设计班徽、座右铭,这是适合小学生心理特征并让学生很喜欢的活动。“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设计这些活动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活动把学生对班级热爱的情感调动起来,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让学生知道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多为集体做贡献。)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集思广益,能积极行动起来,让自己成为班集体建设的主人,成为建设班集体这座大厦的“设计师”。
(四)作业:
1.写一首班歌(以歌曲的形式将同学们的共同心声、集体目标表现出来)。
2.你们还可以为班集体做些什么呢?
三、课件制作和使用的设想:
1.录制一段班级文艺活动场景的录像。内容为学生以说、唱、小品、舞蹈等形式来夸夸班集体的。在课始播放,给学生以感性上的认识。
2.绘制或搜集一些班徽图案制作成课件,供学生参考。
四、对本课时教学的简短提示与建议:
1.教师在活动中一定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这节课关键是要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其中,大家都动起来。
2.引导学生开动脑筋,不要局限于课本中提到的几种形式,鼓励学生提出能为班级添彩增辉的好主意。
第三课时
一、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根据自己在班级中的特点自编一个“三句半”。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我们每个人虽然只是大树上的一片叶子,但是要记住:每片叶子对于这颗大树都会有它独特的、不可替代的贡献,我们每个人都是一名“特殊贡献者”。
(二)学习“我在班级中的‘特殊贡献’”
1.我是“特殊贡献者”
(1)师:你为班级做过什么有益的事?为什么要这么做?
(2)分组调查、采访、思考。(小组长采访本组成员)
(3)各人用“三句半”的形式把自己对班级的“特殊贡献”描述出来。
出示例句:
我的足球踢得好,班里球星算一个,足球场上有了我——热闹。
(4)小组交流,推荐1—2人准备集体交流。
(5)集体交流。各组代表上台演说。
(6)师小结: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每个人都在为集体做贡献,正是因为有了我们,集体才会如此绚丽多彩。
(让学生知道自己是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激励学生勤学苦练,为集体争光;知道要把集体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情,把自己的才干奉献给集体,多为集体做贡献,集体才能更加强大,进一步增强主人翁意识。课程标准中指出: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是儿童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它旨在使儿童形成对集体和社会生活的正确态度,学会关心,学会爱,学会负责任,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2.欣赏配乐诗朗诵《我为集体做什么》
(1)播放《我为集体做什么》
(2)引导学生回忆平时的学习生活,想一想,你为集体做了什么?
出示句式:因为集体有了我,我为集体做什么?
, 。
, 。
(3)学生先小组练说,再集体汇报。
(欣赏是一种以儿童的体验、感受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活动。通过诗歌的欣赏,把学生对集体的特殊贡献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提升了学生的道德素养。)
3.“咱们的班主任”
(1)师:不要忘记咱们的班主任,他是我们班级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现在就来说说咱们的班主任吧。
(2)说说心中的班主任是什么样的?能对你的班主任说说心里话吗?(让学生畅所欲言)
(3)欣赏故事《“麻烦”班主任》
听完这个故事,谈谈你的感受。
(4)师:班主任为了我们这个集体不知付出了多少辛勤的劳动!今天,就让我们来画画咱们的班主任,并把我们最想对班主任说的话也写在画像的旁边。
(通过对故事的欣赏,学生更能理解做一个班主任的不容易;通过画像活动,加深师生间的感情。在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在建设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中所付出的辛勤劳动,从而更加维护班集体,热爱班集体。)
(三)课堂总结:
我们每位同学都是班级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我们为班级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如果没有了我们,班级体将是无源之水,失去生气。因此,我们要热爱班级体,积极参加班级体活动,多为集体做贡献。只有有了大家的贡献,才会有集体的光彩夺目。
(四)作业:
把“班主任画像”制作成精美的贺卡,作为特殊的礼物赠送给班主任。
三、课件制作和使用的设想:
录制一盘轻音乐磁带,课堂上让学生配乐反复朗诵《我为集体做什么》这首诗歌,体会其内在的情感美。
四、对本课时教学的简短提示与建议:
1.编“三句半”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课前应作布置,好让学生搜集素材。同时,教师也应提前准备一部分表现学生不同特征的“三句半”。
2.画像不要占据太多时间,可以用简笔画,能表现特征即可,重在培养对老师的感情。
本课教学设计总体评价与反思:
1.本课教学多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意在培养学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学习民主地参与集体活动的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通过动手操作,欣赏感悟等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到成长在集体中的幸福,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集体责任感。
3.儿童的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教学活动要注意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
4.适当使用多媒体课件,设置不同的情境,引导学生深入其中,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自觉地做到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树立处处为集体争光的思想。
5.在实际教学中,要关注后进生,给予适当帮助,使之愉快地完成学习任务。
6.对学生的评价从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其一,从班集体的整体面貌进行评价:班集体的凝聚力是否增强,班纪班规是否建立,班风学风是否好转;其二,从学生个体角度进行评价:学生对班集体的活动参与积极性是否提高,对班集体的关心程度是否有所增强等。
我们的班级 篇3
各位老师好!我制作的课件是《我们的班级》第一课时“我们长在同一棵树上”
《我们的班级》是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是班级的主人”主题活动的第1课。本课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自觉做到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能够处处为班集体添光彩。 结合本课程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活动内容:
1、导入时,先观看一组学生在集体中生活的图片。告诉学生我们要健康地成长,就需要有一个健康的班集体。从而引出课题《我们的班级》。
2、接着我们一起阅读五(2)班学生刘小皖的日记,倾听她的心声。●发现刘小皖的困惑:我和班级之间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我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班级呢 ● 老师举例用树叶和树比喻我和班级之间的关系。●小组讨论:你能不能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把我们每一个人和班级的关系说清楚呢?●各组展示成果,师生共同点评:各组的比喻有什么优点?又有什么不足?哪组的比喻最形象?
(这个环节的设计目的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发学生对“我”与“班集体”这一问题的思考,进一步在学生的大脑中建构起对班集体的理性理解。)
3、课堂朗诵表演 。 播放配乐诗歌《我是——》,鼓励学生用不同的组合方式进行朗诵,加深学生对“个人”与“集体”关系的进一步理解。
4、制作“集体大树”。 启发学生每人做一片叶子,可以写上自己的理想、特长、爱好,也可以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等。写上自己的名字,将代表自己的叶子贴在“集体大树”上。
5、走进“三味书屋”。阅读一段记述,通过回顾一幕幕集体生活,重新感悟集体生活的快乐和幸福。 ●出示思考题: 我从集体生活中得到了 我从集体生活中懂得了 我从集体生活中
这一环节是为了让学生明白:集体因为有了我们的存在才充实,才充满活力;我们因为有了集体的爱护、培养,才能够茁壮成长。我们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维护它,用我们的双手将它建设得更加美好!
6、画画咱们的班主任 一个好的班集体离不开一个好的班主任,班主任为了我们这个集体不知付出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她是我们中间不可缺少的一员今天,就让我们来画画咱们的班主任,并把我们最想对班主任说的话也写在画像的旁边。
●把“班主任画像”制作成精美的贺卡,赠送给班主任吧!
通过说说画画这一环节加深师生间的情感联系,是我们的班集体更上一层楼。
谢谢!
我们的班级 篇4
活动目标:
1、为自己是班级中的一员感到自豪,萌发初步的集体荣誉感。
2、清楚连贯的表达自己对班级的感觉。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记录并装饰班级树。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一棵大树(只有树干和树枝,树干上写上班级的名称);幼儿每人一片建城树叶形状的绿色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读书,提问导入活动。
这棵树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树上有字没有树叶)
树上的字是什么?我们给这棵树取个什么名字?
2、幼儿讨论,教师提问:
我们班有哪些成员?有什么标志可以代表我们班?
在幼儿园的三年中,你在班上觉得最快乐的事情有哪些?(如:广播操比赛获得的奖、"六一"亲子活动、运动会等)
3、幼儿操作:装扮班级树。
提问:在即将离开幼儿园的这段时间里,你想为班级的朋友做些什么?
幼儿在树叶形状的纸上图文并茂地将自己对班级、对同伴、对老师的祝愿,或者是想为班级、朋友做的事情记录下来,并写上自己的名字。
幼儿将自己做好的树叶黏贴在班级树上。
4、师幼共同欣赏制作完成的班级树。
幼儿面对制作好的班级树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小结,活动结束。
活动建议与提示:
1、将班级树张贴在幼儿可操作到的地方,当幼儿有什么开心的事情、当班级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当幼儿班级或同伴做了什么事情等等,都可以用图文的形式添加树叶;贴上每个幼儿的小照片,毕业前在班级树前留影。
2、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激发和培养幼儿的集体荣誉感。
活动反思:
树在幼儿的生活中是最常见的,对于孩子来说是十分熟悉的。本次活动主要以孩子通过线描画来表现“树”线描画对我们大班的孩子来说,也并不陌生,之前也已经接触过了。所以在这次的教学活动中,大多数孩子都能大胆,合理的运用各种线条、形状来进行绘画。如,在画一棵树的时候,她们先用各种线条来画,然后用各种形状来装饰这棵树,凭着自己的想象力画出了各种不同树,达到了活动的预设目标。在整个活动中,幼儿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得到了发挥。但是,还是有个别幼儿不懂的如何运用各种线条和形状,只是一味地简单画上几个大图案,然后涂上颜色。看来这些个别的幼儿还是无法接受新事物,不能运用多种形式去表现。《指南》艺术领域2-1-3“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我们的班级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标记和数字记录班级物品的数量。
2、主动收拾整理班级的玩具等。
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4、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活动准备:
准备统计表、笔,幼儿学习包《我们的班级》
活动过程:
1、谈话引题。
引导幼儿观察班级的物品、玩具等环境。
2、统计物品
统计物品及玩具的数量,并用数字记录在统计表上。
3、归类物品
引导幼儿思考怎么合理的归类摆放物品。
4、引导幼儿将这些物品用图形画出来。
5、教师讲解点评幼儿的统计归类。
活动延伸:
将统计表放在数学区里让幼儿用统计归类的方法进行其他事物的统计归类,并记录在统计表上。
活动反思:
一、背景分析
本课是第一单元《我当小学生》中的第二篇课文。在整个单元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第一课《我上学了》的延续,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学生熟悉了校园,在第二课中,继续带领学生了解班级。在了解班级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的情感,同时也为活动天地(一)《装扮教室迎国庆》作了一定的铺垫。
二、过程描述
本篇课文,可用两课时来完成。
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班级,通过实践操作——做胸卡、做游戏等,加深学生的体验。通过看看、猜猜照片中的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欢笑声中了解班级的成员,并通过形象的板书,巩固认知。班级胸卡制作好了,可要求学生每天佩戴,让他们时刻提醒自己是一名小学生,是一(4)班中的一位成员。
然后,我们让学生听故事,了解故事中的班主任老师,再让学生回忆我们的班主任老师为大家做了些什么?
我们的班级 篇6
日期 活动名称我们的班级执教者 活动目标1. 了解自己的班级,知道自己是中几的小朋友
2.乐意和同伴合作制作彩链,打扮教室环境创设彩色纸、固体胶、剪刀重点与
难点让小朋友更快的适应环境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以前我们的班级是在哪里的啊?班级的名字是什么啊?现在我们来到了一个新的班级,现在是什么班级的小朋友了呀?
二、活动进行
组织孩子观察新教室
我们现在的班级和以前的班级有什么不一样啊?你觉得我们的班级漂亮吗?漂亮在什么地方呀?
小结:我们小朋友看的真仔细,能说出那么多我们教室漂亮的地方。
如果我们小朋友想把教室变的更加漂亮该怎么做呀?
孩子讨论
三、动手操作
制作彩链
1、老师示范制作彩链。
2.通过语言引导孩子大胆个性化表现,尝试各种颜色的穿插穿彩链
3.将孩子分成5个小组,合作进行
四、欣赏交流
呈现每个孩子的作品,鼓励态度认真的,进步的,有创意的……
把彩链穿起来,吊在窗台或娃娃家门口
价值分析:
第一环节通过谈话初步掌握班级的名称。
第二环节通过观察我们的班级激发幼儿装扮的愿望。
第三环节通过制作彩链打扮教室,让幼儿喜欢自己的
我们的班级 篇7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标记和数字记录班级物品的数量。
2、主动收拾整理班级的玩具等。
活动准备:
准备统计表、笔,幼儿学习包《我们的班级》
活动过程:
1、 谈话引题。
引导幼儿观察班级的物品、玩具等环境。
2、统计物品
统计物品及玩具的数量,并用数字记录在统计表上。
3、 归类物品
引导幼儿思考怎么合理的归类摆放物品。
4、 引导幼儿将这些物品用图形画出来。
5、 教师讲解点评幼儿的统计归类。
活动延伸:将统计表放在数学区里让幼儿用统计归类的方法进行其他事物的统计归类,并记录在统计表上。
我们的班级 篇8
活动目标:
1、运用夸张、变形的方法,表现树迎风起舞的情境。
2、用各种不同的线条装饰大树,感受线条的粗细、疏密、曲直的变化美。
3、发展对树形姿态的联想能力。
4、让幼儿体会游戏的乐趣,发展幼儿开朗,乐观的性格。
5、尝试用较完整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乐意大胆地进行交流。
活动准备挂图20号;《小朋友的书、美工》;记号笔,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出示挂图,欣赏作品,引发想象。
老师带来一些特别的树,树儿好像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启发幼儿观察树干、树枝的姿态并表述。)
二、用身体动作来感受体味树在风中的舞动。
1、请幼儿随着起风的音乐轻轻舞动,表现图中树的不同姿态。
2、提问:跳舞的树儿还会有哪些不同的姿态?请幼儿想象并用肢体表现树的不同姿态。
三、使用《小朋友的书、美工》第14页"跳舞的树",幼儿创作表现。
1、鼓励幼儿用记号笔和油画棒大胆表现树的'姿态,注意树枝、树干跳舞的形态,树枝粗细、曲直、缠绕变化。
2、引导幼儿用不同的线条装饰大树,强调线条的疏密、曲直和粗细变化,表现生活的大自然景象。
四、展示欣赏。
教学反思: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幼儿的不同特点,给予每一位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充分挖掘作品中成功的东西,给予积极的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手工活动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
我们的班级 篇9
活动目标:
1、知道秋天树木的变化、感受秋天美丽的景色。
2、大胆想象,选用不同的材料进行画画和撕贴,表现不同形态的树。
3、教幼儿养成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深色卡纸、广告纸、废报纸等各色纸张。
2、固体胶、水彩笔。
3、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观看多媒体课件,欣赏"秋天的树"风景图,感受秋天树木色彩的丰富性。
1、教师: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从树开始落叶、树叶开始变色去感知)幼:是秋天。
幼:树叶变黄了。
幼:树叶往下落。
2、教师:所有的树叶都变颜色了吗?
幼:不是。有一些变了,有一些没变。
教师:你还看到了哪些颜色的树叶呢?(引导幼儿观察、回忆,感知秋天是彩色的)幼:我看到黄色的树叶。(梧桐树、银杏、杨树)幼:我看到红色的树叶。(枫树)幼:我看到幼儿园里有的树叶还是绿色的。(松树、玉兰树)教师:把各种颜色的树种在一起变成树林,这个树林会是什么颜色呢?
幼:就是五颜六色的。
二、继续观看课件,了解树的主要特征。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棵特别的大树,小朋友想不想看一看呀!
先变出弯弯粗粗的"身体"。
接着伸出细细长长的"手臂"。
最后长出了什么呢?(美丽的叶子)这棵大树漂亮吗?你们想不想试一试呢?
三、幼儿按意愿选择小组,进行操作。
你们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好多材料在后面的桌子上,想要画出大树的小朋友请到这边来,愿意撕贴大树的小朋友请到这边来。小朋友们都准备好了吗?现在开始行动吧!
四、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大树的身体、手臂、手指要有粗细变化。
2、注意胶水不要抹的到处都是。
五、开办画展,分享交流。
1、说说自己画的大树。
2、开办"秋天的树"画展,欣赏其他幼儿的作品。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优点是在探索过程中,幼儿能通过看看、摸摸、闻闻等多种感官感知落叶树叶和常绿树叶的异同,幼儿能积极地给落叶树叶和常绿树叶分类。在幼儿探索一遍后,老师能小结幼儿在探索过程中的不足,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兴趣。如果在验证落叶树与常绿树在同一时间有不同变化上,再有实验操作,那样就更具科学紧密性了。
上一篇:《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下一篇:诚信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