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出我们的爱(通用2篇)
献出我们的爱 篇1
一、 我们手拉手
我们手拉手
一、 背景介绍
告别小学校园,踏入了新的校园,组建了一个新的集体,为了尽快的让他们把自身融合入这个集体,于是尝试开展这一《让我们手拉手》主题活动。
二、案例内容
(一)设计思路
1.活动设计:在设计此活动时,原本想以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来开展,但预备年级的学生在表达能力和考虑问题的深度上是有限的,不一定能真正感受到在团队中需要什么?由此,针对预备年级学生好动活泼的个性,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受,从感性的角度来让他们理解和认同。
2.实施:以活动为主,并在活动结束后,请学生谈谈他在活动中的所感所悟。
(二)实施过程
1.热身游戏:找伙伴
全班围成一个圈,手拉手,随着音乐绕圈走,当音乐停止时,老师报数,学生按照所报的数字抱成一团,假如拉下了,就将结束游戏,看谁将坚持到底。
² 设问:①你是第一个结束游戏的同学,心情怎样?(不是很好。)②你们是坚持到最后的三个人,有什么诀窍吗?( 一个同学说没什么诀窍,只不过平时就一直在一起。另一个同学说我们的眼光碰到了一起。) ③那你们三人手拉手成功了,滋味如何?(三人同说甜)
² 目的:要与伙伴共同走向成功,需要一种默契,同时也需要彼此间的互动,即你主动找别人,别人也主动来找你。通过此游戏也引出我们的课题《让我们手拉手》。
2.活动一:友情宣言,friend组合
设计一张能展示自我风采的名片,可根据自己的想象随意裁剪形状,内容可写自己的名字、爱好、友情宣言等。设计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把好的名片展示给全班看),最后把自己的名片送给你想与他交朋友的同学手中。
² 目的:友谊既然是一种互动的行动,那么我们得把自己的意愿表达出来告知别 人,也得让他人来了解自己,拿着这张具有个人特征的名片去找朋友将拉进同学间的距离。
但在这互换名片的活动中,需细心观察,会发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收到很多名片的同学,另一种是很少或没有收到名片的同学。针对这一现象,可以提出设问:
a:对收到很多名片者:①有那么多同学给你名片,兴奋吗?②那你刚才把名片给谁了?除了他,你还想与谁做朋友?③那怎么办?你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你对他人的友谊?【学生说:下课与他一起玩;下课后再做几张名片;帮助他学习;在他生日时送他礼物等等】,在这一设问中让学生明白我们有很多的渠道来表达自己的友谊之情。
b:对收到很少或没有名片的同学设问:①你的名片送给谁了?(问那位同学想不想与他做朋友。)②你的友情宣言是什么?大声说给大家听。
在这一活动中,要注意一些性格内向的同学,不敢把自己的名片拿出来,在此次课中就出现了这样一位女同学,它的名片未设计完,不敢展示给别人,也没把它送出去,怎么办?
t:你的名片没来得及完成,是吗?没关系,来,给同学们看看,有哪位同学想收到这张名片的,请举手。
(有很多的同学举起了手,表示愿意与她做朋友。)
t:啊,那么多同学,你愿意与他们做朋友吗?
s:愿意!(点头表示)
t:那只有一张名片,你先送给谁呢?对其他同学,你怎么表示?
(女同学不吭声,后来有其他同学代答。)
在这一插曲中,同学们的表现很棒,让这位羞涩的同学感到了一股暖流涌入心田,因为平时她在课中就是一个较孤独的人,同学们的意愿对她而言是一种极大的鼓励。在此后的课中也渐渐发现她活跃了起来。
活动二:让我来帮助你
活动说明:有一支小分队,在战场上掩护大部队转移。经过一番艰苦的战斗,进攻的敌人暂时被打退了,而这支小分队也损失惨重,只剩下不到10个人,而且这些人中,有的双眼被打伤了,有的失去了双手和双腿,有的一条手臂和一条腿被打伤,别的人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轻伤。现在他们必须在天黑之前到一个地方去和大部队会合,如果天黑前不能到达目的地,大部队就要开拨,敌人的追兵就会赶上他们,后果不堪设想。现在,加入你们没一组就是这支小分队的幸存者(你们的书包就是枪支弹药等东西),被帮住手脚和蒙上眼睛的人就是重伤员,其余的人是轻伤员,假如离天黑只有两分钟,离大部队的距离就是这两条线的距离。你们必须在两分钟内从这一起跑线出发到达前方的另一条线,到不了就要被“打死”。现在每一组都到起跑线去准备好,听我号令开始行动。
⒉ 活动要求:将学生以8-10人为单位随机分组,每组中的成员作如下处理:一人的眼睛蒙上,一人的双手绑在一起,一人的双脚绑在一起,一人的一只手绑上,一人的一条腿绑上。
² 目的:每个人都渴望一份纯真的友情,那么友谊之花如何才能越开越绚丽呢?她需要些什么样的养料呢?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
² 活动中学生表现:①“双腿残废者”匍匐前进。②“双眼失明者”,有两位女同学搀扶。③一腿受残者与一手受残者相互扶持。④健全者担负起了枪支弹药。
可以说在这活动中,同学们表现出了一种互帮互助的精神,集体的团结与合作,但值得注意的是那位扮演双腿残废的同学是独自走完这段路程的。他认为凭着自己大无畏的精神,不必要麻烦别人,自己来解决自己的问题。这就让我们考虑到这样一个问题:他的想法对不对?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需要寻求他人的帮助?
活动三:同舟共济(由学生自取名字)
设置情景:一艘船在大海中航行,突然暴风雨来了,把船打翻了,船上的人都落入了海中,情况非常危险。这是有人发现了一座岛屿,但面积非常的有限,怎么办?
² 目的:在前一活动中得出的互助、团结的前提下,让学生体验到当涉及自己利益时,彼此间更需要一种奉献、谦让和宽容。
(活动分两组进行)
第一组表现:一位同学不停的下海去营救队员,岛上被救者却在你推我挤,结果只营救了五人。
第二组表现:那位营救其他队员的同学终于体力不支了,岛上的两人一见马上前仆后继的跳入海中,继续营救工作,而被救者们则你拉我,我抱你的等待风雨的结束。结果营救了七人。
² 设问:①正常情况下,你们可以站几个人?(示范演示)
②第一次站了几个人?第二次站了几个人?为什么三次的结果会不同?为什么一次比一次站的人多?
(二) 分析:
一系列的活动贯穿始终,同学们的积极投入和真情实感,把理性的东西感性化,在亲身感受和细心观察中达到我们活动最终的目的,在活跃轻松的气氛中感受友谊的魅力。
(三) 课后附录
在后一节的课中同学们讲了很多他对友谊的感悟,以下是部分的发言:
ø 友谊就像一杯酒,越久越浓。
ø 友谊就像一把碳,当你孤独时,能给你温暖。
ø 友谊像颗种子,需要我们一起来培养。
ø 友谊就像一把伞,当有困难时,会保护你。
ø 友谊就像一本日记,记录着喜、怒、哀、乐。
ø 友谊就像灯,时时刻刻的照亮着你。
ø 友谊富有着巨大的力量,可以将一切困难克服。
ø 友谊有时良药苦口,但这就是真正的朋友。
ø 友谊就像一件衣服,穿在身上,暖在心里。
互助友爱
1. 小品表演,模拟几种生活、学习中常见的事,表演互相帮助的场景。
2. 把自己帮助别人的事记下来或讲给别人听。
3. 真诚地向帮助过你的人赠送感谢卡。然后评选出“互助之星”“友爱之星”“团结之星”。
二、 爷爷奶奶,你们好
活动一:改编歌曲
让学生根据《我的好妈妈》《世上只有妈妈好》改编歌曲,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讨论、回忆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自己的爱,然后学生小组共同完成改编。
1.我的好爷爷或奶奶或外公外婆(根据《我的好妈妈》改编);
2.世上还有爷爷好(根据《世上只有妈妈好》改编)。
活动二:关心爷爷奶奶
1. 夸夸我的好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
2. 寻找长辈与你最值得纪念的照片、玩具等,在班上讲其中的故事;
3. 模拟过去你是怎样关心你的爷爷奶奶的;
4. 设计情境(如爷爷住院、奶奶不能走路等),模拟我们可以如何关心自己的长辈;
5. 课后实践: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向长辈表达你的爱心、关心与孝心;
6. 把创编的歌曲送给亲人听。
活动三:走近爷爷奶奶
1. 调查老人在生活中会遇到哪些不便?
2. 参观敬老院或福利院,为老人打扫卫生、讲故事、表演歌舞、和老人聊天等。
3. 模拟你在生活中关心、帮助老人的场景,进行角色扮演,展示你是怎样为老人服务的。
三、 帮帮残疾人、
活动目标:
1. 明确什么是残疾人?体验残疾人在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2. 了解生活中的残疾人朋友的真实困难,了解社会生活中各种为残疾人设置的设施,以及人们帮助残疾人的做法。
3. 通过对残疾人的了解,增进对残疾人尊重、友爱的情感。树立愿意尽力帮助残疾人的意识
活动准备:
(一) 学情分析:
1.学生在平时生活中对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生活现状缺少了解,不能体会残疾人生活的困难,对待残疾人也不够尊重和友好。因此,借助此课教学,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活动、游戏中得到感受、体验,帮助生走近残疾人,尊重残疾人,树立帮助残疾人的意识成为必然。
2.在活动过程中要求生留心观察身边的残疾人,了解他们的生活不便。了解一些残疾人身残志坚的故事。了解社会为残疾人提供的专用设施。
(二) 物质资料准备:
1. 模拟活动所需要的深色布、卡片。
2. 多媒课件。
教学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初步感受
1、谈话:孩子们,我们班五十二人个个身体健康、活泼向上。共同生活在祖国妈妈疼爱的怀抱里,有什么感受?(是多么幸福呀!)可在我们的社会大家庭中还生活着许多残疾人,你们知道吗?(师贴板书)那么,什么样的人叫残疾人呢?
(指名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师注意引导生对一些特殊的残疾人进行理解。如:在我们身边还经常能看到许多智力发育不够健全的人,我们称之为“智障”,
这样的人被称作“智力残疾人”。一些精神受伤或精神不正常的人被称作“精神残疾人”。)
2、你们说得对,由于先天或后天的意外,而使身体器官或功能有了缺陷的人,我们就称他们为残疾人。你的身边有残疾人吗?他们的生活方便吗?(指名生讲讲自己身边的残疾人及其生活状况。)
二、活动体验,走近残疾人
1、孩子们,你们都见过残疾人,但他们的生活到底有多不方便呢,想不想亲自体验一下?好,让我们一起来做一次模拟活动,体验一下残疾人的生活吧。(多媒出示活动题目)
(1)手语传话。将学生分组后进行“传话活动”。老师告诉单组第一位同学一句话(我想看电视),同学们一个个向后传,不能动口,只能用手势表述。双组的同学注意观察,双方充分体会聋哑人的生活。最后一名同学说出领会到的意思,师公布答案。请生谈体会。
(2)单手穿衣。我们再来模仿肢残人,体验一下“单手穿衣”吧!请两名学生上台,一只手不准动,只能用另一只手来穿。(其他同学观察他们是怎样穿衣服的?两名同学用牙咬住衣服,代替另一只手,但又谈何容易,忙活了近好几分钟也没有拉上拉链。)
(3)蒙眼前进。老师先请叁位同学到前面来,做蒙眼走路的体验活动。一人把眼睛用丝巾蒙住,体验盲人,单独走完老师要求的路程。一人把眼睛用丝巾蒙住,在另一同学的扶助下走完全程。(路线是从后排座位出发,绕讲台一圈回到对方原位。如此设计,是想让学生们在深切地体会到做盲人的不易的同时,体会到得到帮助的盲人比没人帮助的盲人走得快些。请同学们谈一谈在活动中的感受。)
三、了解、尊重、关爱、帮助残疾人
(1)师:刚才,在这短短的十几分钟里,我们就感到了许多的不方便,对正常人来说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对残疾人却是那么的困难。而残疾人却天天如此,年年如此,多么不容易啊。尽管如此,许多残疾人像我们一样地学习、工作。有的甚至非常出色。想知道他们的故事吗?师讲残疾人-乙武洋匡的故事,请生对他说说你想对他说的话。
(2)你还了解哪些可敬的残疾人吗?能讲讲他们的故事吗?(请生在小组内讲故事,指名交流,并请其他生发表看法。)
(3)师:由此可见,残疾人不但值得我们学习,更值得我们尊重。谁来说说你在生活中是怎样对待新交的残疾朋友的?也可以讲你或身边的同学、家人关爱残疾人的事?
(指名生汇报在与残疾人交朋友活动中自己的故事,并谈谈体会)
(4)师:其实,不光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帮助残疾人的做法,就连我们的社会或一些名人对残疾人也非常关爱。我们的国家领导人他们就非常关心残疾人,经常去慰问残疾人,他曾今还说过一些号召大家关心残疾人的话,想听听吗?(指名生说)(引导学生了解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社会还为残疾人提供了方便的设施。(多媒认识盲道、无障碍通道、残疾人可使用电梯等,请生谈谈自己对这些设施的认识后放录音强化。)
(5)师:小朋友了解的还真不少,可我们现在残疾人的用品还远远不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方便,结合你的残疾朋友的不便,你有没有新的发明方案呢?(小组内推荐一名设计较好的交流自己的一些不成熟想法,其他同学给建议。)
(6)师:其他同学还有没有别的方式向残疾人表示关爱呢?(可以是一句话,一首诗等)
四、小结 :
孩子们,关爱残疾人
,帮助残疾人,是社会进步,人类文明的表现。就让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伸出温暖的手,献出自己的爱心,将这世界变成爱的乐园,就让我们唱着这首《让世界充满爱》用行动把我们对残疾人无限的关爱送到他们身边吧!(随机播放图片)
板书设计:
全国助残日:每年5月的第3个星期日
国际残疾人日:每年12月3日
盲人 聋哑人 肢残人 智力残疾人 精神残疾人
游戏
1.单手穿衣
体会肢残人士的不便。游戏方法:让学生只用一只手完成穿衣服的任务,另一只手或者与身体绑在一起,或者放在身后。游戏后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2.盲人走路
也可以是盲人取物、1画鼻、敲锣、戴花等。游戏方法:将学生的双眼蒙上,让学生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可以有两种玩法,一种是学生独自走,另一种是有人帮助走,看两种情况下的感觉和难度有什么不同。体会视残人的不便。
盲人取物、画鼻、敲锣、戴花的游戏,则是让这些“盲人”去指定的地方取一样东西,给一个剪好的人脸上画五官,让“盲人”敲一个小铜锣,给一个人戴一朵花,看看这些“盲人”完成得是否准确。
3.聋哑人交谈
游戏方法为,两人一组,都装扮成聋哑人,老师事先确定一个话题,让其中的一个用“哑语”表达给另一个人,除了说话和写字,他们可以用任何方式互相表达,直到另一位“聋哑人”明白了对方的意思为止。
或者五六个“聋哑人”一组。老师写一句话,表达一个意思,给其中一个“聋哑人”看,然后,让他(她)用“哑语”表达给组中的另一个人(不能让其他人看到),这样一个传一个,直到最后一位“聋哑人”。最后一个人说出别人传给他的信息是什么,对照老师最初的意思,看相距有多远,体会双残人的不便。
调查残疾人
1. 调查周围有无残疾人,他们都有哪些困难?需要得到哪方面的帮助?
2. 查阅资料(查书、上网等),寻找残疾人自强不息的事例。
3. 讨论:我们能为残疾人做点什么?
爱心存单
1.建立助残联系卡,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与残疾人、老人建立一对一的联系,利用休息时间去关心老人与残疾人,了解他们的困难,并及时向村社(或街道)、老师反映,解决力所能及的实际困难。
2.开展“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一串起爱心一片”义卖主题教育活动,把自己的书、铅笔盒、布娃娃、光盘、玩具、棋类等集中捐献出来,互相购买或在学校、社区开展义卖活动,所得款项汇给福利院、残联或希望工程。
3.邀请伤残人到学校深入班级与孩子接触,或到特殊学校去了解残疾同龄人的生活情况,实际调查。
4.制作爱心存单。学生设计一些面值不同的存单,老师组织学生开展捐助活动,可以在本班、本校,或者在社区捐款,根据捐款的数量发给捐款者相应面值的“爱心存单”,作为纪念和奖励。
献出我们的爱 篇2
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材文本解读
本组课文围绕“爱的奉献”来组织,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掌声》《一次成功的实验》《给予树》,一篇略读课文:《好汉查理》。
一个“爱”字贯穿全组课文,课文的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人间真情。有关“爱”的专题在前几册课文中有所涉及,但本单元内容有所扩展,内涵更加丰富。从爱家人到爱朋友、爱同学、爱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这些爱都包含着更多的时代内容。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就是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感受到现代儿童浓浓的爱。本组课文设计从儿童实际生活出发,以儿童之间爱的故事为引导。口语交际也是通过夸奖身边的同学来表达爱。
二、单元教学目标设定
1.能够认识汉字23个,会写38个。运用所学过的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替换偏旁、字形比较等方法识记生字。
2.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组课文。《掌声》一课要读出人物情绪的变化,《一次成功的经验》中人物的对话也应读出不同的语气。
3.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
4.逐步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合作的能力。如搜集圣诞节卡片、阅读有关合作的小故事。
5.学习abb式的形容词,试着让学生练习说点短语或句子,进行词语的积累。
6.背诵《三字经》,了解成语,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和有趣,继承传统美德。
7.引导学生发现谜面中句式的特点,训练思维,体会语言的妙处。
8.夸夸身边的同学。让学生能够多从同学身上发现优点,真心实意地赞扬同学。
三、教学整体构思与教学建议
1.整体构思。
学习单元导语,了解这个单元有哪几篇课文,围绕什么主题,写了哪些内容。能初步概括每一篇课文的大意。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
2.具体建议。
“课前体验──课中阅读──课后拓展”,以一篇带多篇,拓展阅读面。具体安排如下:
(1)渲染气氛,导入课题。教师可以从快乐的氛围导入新课。分别以听歌曲《掌声响起来》、亲自实践游戏、欣赏圣诞节音乐、播放《好汉歌》。
(2)初读课文,自主质疑。四篇课文均以记事为主,都可以采用以下模式。让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阅读课文。要求读出问题来,在自己体会最深和感觉还有问题的地方做上记号。接着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简单问题立刻互相解决,遇到稍难的问题可保留。让学生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
(3)细读课文,深入体会。
《掌声》一课,老师可以抓住两次“掌声”,让同学们思考:“同学们的第一次掌声和第二次掌声有什么不同?”《一次成功的试验》可以引导学生抓一些关键词语来深化学生理解。例如,“顺利”、“不假思索”两个词。《给予树》一课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是难点。“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这句话的表达方式是把“实物”和“精神品质”联系在一起,显得新颖而别致。在体会句子含义时,教师可以提问:“妈妈为什么说金吉娅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呢?”引导学生认识到妈妈通过这件事看到了女儿身上的可贵品质。《好汉查理》这篇课文,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自读自悟,读懂课文。边读边思考,查理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谈一些真实的看法,如怎样看待“坏”孩子等。这也是为本单元的口语交际做一个铺垫。
(4)感悟体验,注重朗读。《掌声》表现的情绪有起伏,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出这些变化。关键是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进入情境中,领悟到人物的喜怒哀乐。比如,课文的前半部分语调要低沉缓慢一些,后半部分要活泼跳跃一点,这些都是由课文描写的氛围变化决定的。朗读指导要穿插在对课文的理解中,可以提示学生,你觉得这里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为什么?例如,朗读“她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甚至在一次联欢会上,还让同学教她跳舞”这句话时,可以先联系英子的来信让学生讨论: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这是因为英子从同学们的掌声中感受到了爱,并从这种爱中获得了动力,鼓起了生活的勇气,她很珍惜同学们的掌声。因此,这里要读出欢快的语气。
(5)课后拓展。每篇课文的作业设计基本上采用“作业超市”的形式展开。如说说生活中你见到残疾人有哪些不方便;你是怎样帮助残疾人的;找一找通过合作、团结取得成功的小故事;谈谈自己读文之后的感受等等。
(6)整体回归,拓展延伸
结合语文园地进行,可选内容如下:
a、基础大会战:字词大比拼、成语擂台赛等等
b、说说已经会背哪些《三字经》。
c、本单元学习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d、小练笔:自由练笔,与本单元学习有关即可。
四、学情分析
四篇课文均来自学生的生活。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资源。如每课教学设计的课前体验。让学生观察身边残疾人的生活都有哪些不便,搜集反映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相关资料《张海迪的故事》;准备实验用的瓶子、小石块;了解圣诞节,准备卡片;了解《水浒传》,听听《好汉歌》等。以此更好地感受课文带给我们的人间真情。
上一篇:6、抄袭害了谁